“你父皇可知此事?”孫浩沉聲問道。
彩雲公主陳採雯搖了搖頭,“回稟陛下,我怕宮中有宦官也參與兵諫,所以沒有敢聲張,父皇那邊還被矇在鼓裡。”
孫浩隨即扭頭對身邊的項羽吩咐道:“立即把樊噲和雄闊海喊過來。”
樊噲是御林軍第一鎮的大都督,雄闊海是御林軍第二鎮的大都督。
項羽和李元霸這兩位無敵猛將被召喚出來後,孫浩暫時沒有給他們安排軍職,讓兩人先跟在了自己的身邊充當貼身護衛。
彩雲公主陳採雯出城的當天下午,數萬陌刀手湧進了康安城,開始按照白布上的名單抓人。
在康安城內的兵部侍郎府,兵部侍郎劉鐔對幾名心腹將領說道:“漢軍已經進了城,不能再等了,立即舉行兵諫,擁立慶王登基。”
慶王陳旺,是皇帝陳宣的親弟弟,在燕國素有賢名。
不過在暗地裡,慶王陳旺卻一直利用各種手段,籠絡燕國朝廷的文武大臣,早已對皇位有了窺視之心。
孫浩給燕國皇帝陳宣開出的條件中,可以冊封陳宣為漢國世襲罔替的吉昌侯,但燕國其他的權貴們可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於是不甘心子孫後代淪為平民的慶王陳旺,才匆忙策劃了這場兵諫。
但是在彩雲公主陳採雯交給孫浩的名單中,卻沒有慶王陳旺的名字,也沒有兵部侍郎劉鐔的名字。
這也讓兵諫最終還是發動了起來,慶王陳旺率領的叛軍,在一些宦官們的配合下,甚至還攻入了康安城的皇宮。
還好漢國御林軍第二鎮副大都督陸文龍,先一步率領三千陌刀手進入了皇宮,把燕國皇帝陳宣保護了起來。
面對戰力值清一色達到85點的三千名陌刀手,攻入皇宮的叛軍,很快便被清剿一空,慶王陳旺則被生擒。
“慶王,你告訴朕,你為什麼要這麼做?”皇帝陳宣怒氣衝衝的問道。
慶王陳旺冷哼了一聲,“你連祖宗的基業都不要了,還不允許別人來守祖宗的基業嗎?”
“你別跟朕說那些沒有用的,你應該清楚,以我燕國如今的狀況,只能歸順大漢,我陳氏一族才能繼續繁衍生息下去。
如果沒有了大漢的庇護,東祿韃子早晚會把我陳氏一族給殺絕的。
所以你說的什麼祖宗基業,應該都是託詞,想必你早就盯上了朕的這個皇位吧!”
慶王陳旺隨即說道:“盯上了皇位又如何?
如果你不是嫡長子,你有何才能可以繼承大統?”
其實燕國的上一任皇帝,是屬意由慶王陳旺繼承皇位的,但卻遭到了許多大臣們的反對。
大臣們以“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原則,硬是逼迫燕國的上一任皇帝,把皇位傳給了比較平庸的嫡長子陳宣。
皇帝陳宣咬著牙說道:“看來這些年,你始終不甘心由朕來繼承皇位。”
慶王陳旺情緒突然有些激動的說道:“我燕國本來就危機四伏,此時就應該由有能力的皇子,來繼承我燕國的皇位。
結果皇位卻讓你這個庸才繼承了,你看看你繼位的這十幾年,除了貪圖享樂,你還做了什麼!
如今我燕國貪官汙吏橫行,軍備鬆弛,邊關重鎮幾乎形同虛設,讓東祿韃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都是你的過錯!”
皇帝陳宣突然有些語塞,慶王陳旺說的倒是沒有錯,皇帝陳宣繼位十幾年來,燕國可謂是每況愈下。
僅僅國土便縮小了差不多一半,人口也減少了六百萬,徹底淪落成了一個小國。
皇帝陳宣嘆了一口氣,然後扭頭對陸文龍說道:“陸將軍,請您轉告陛下,我燕國願意變成大漢的燕州。
希望陛下看在陳旺是我燕國的皇室子弟,能饒他一條性命。”
慶王陳旺這時怒聲喊道:“陳宣,不用你假惺惺的,本王既然敢反,就不怕被砍了腦袋!”
皇帝陳宣無奈的說道:“慶王,不要再犟了,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慶王府的幾百條性命考慮一下。”
慶王陳旺聽到皇帝陳宣提及他的家眷,臉色微微一變,緩緩低下了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