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奸臣 > 第四百九十三章 人各有志

第四百九十三章 人各有志 (第1/2頁)

第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

平北伯徐勳代天子巡閱諸邊,這大概是自打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大的一件事。去年朝廷那一場大洗牌之後,相比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層出不窮的動作,徐勳卻顯得安靜得很,彷彿佔了幾個位子就心滿意足似的,興安伯府的大門也遠遠不像沙家衚衕劉宅的大門那樣好進,層出不窮自薦求進的人都吃了閉門羹。

然而,這一天,當興安伯府徐家上下正為徐勳此次出行而打點行裝的時候,卻又有一個風塵僕僕的年輕士子來到了門前。見一個老僕正那兒彎腰拿著大笤帚打掃門前,他便這上前拱了拱手問道:“這位老伯,請問平北伯可是住這裡?”

那老僕剛剛看到有人經過,便知道多半是又有人來毛遂自薦,因而原本並沒有意,暗想門上金坐鎮,甭管是怎樣的人也休想過這一關。可此時此刻面對這樣客氣的問話,又見這年輕士子頗為順眼,他就不好裝聾作啞了。放下笤帚身上擦了擦手,他便點頭答道:“正是,只是我家少爺不家。若是公子是毛遂自薦的,可以去門上呈遞墨卷章。”

“哦?”那年輕士子微微一愣,垂下眼睛思量了片刻,他便又開口問道,“聽說姑蘇唐解元便平北伯幕,不知道此次平北伯北行,他可會隨行?”

這算不得什麼不能洩露的訊息,那老僕當即笑道:“我家少爺素來體恤人,如今春寒料峭,唐先生年前還感染過風寒,所以這次跟不跟著去我一個下人可說不好。”

因見這位年輕士子不像這些日子時常見的那些人似的,或是倨傲眼裡沒人,或是一味低三下四,性子倒是難能的正平和,他想了想就又加了一句話:“公子若是要去門上投遞墨卷,不妨對那位金爺說話客氣些,他是少爺從金陵帶來的老人,極其受信賴的。”

聽到這話,那年輕士子自然連聲謝過,然而,等到了西角門看見門前那張凳子上坐著的人,他便收起了之前親切溫和,上得前去鄭重其事地說道:“下夏言,南京國子監監生。此次從南京來,受國子監章大司成之託,有要緊書信遞送給平北伯。”

由於得知徐勳要外出,這些天門上擁塞的景象大為好轉,因而金難得輕鬆了一陣子。剛剛本以為面前的又是哪個不知天高地厚自負經天緯地之才的傢伙,可當他聽清楚了這句話之後,立馬一下子跳了起來,滿臉堆笑地說道:“公子是代章大人來送信的?快快請進,我家少爺雖說不,可待會兒應該就能回來。”

夏言到京城也不是第一天了,武安侯衚衕之外轉悠過兩日,見那些躊躇滿志去自薦的人多半是悻悻而歸,便又去鼓樓下大街東邊的沙家衚衕看了看,卻現劉瑾那兒加車水馬龍。之後他坊間打聽了一下,這才知道徐勳等閒不收人,若是真的才出眾,則會舉薦給那幾位大佬,別的並不輕易交接。而劉瑾那裡看似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可若不能把張冕和孫聰這兩大金剛餵飽了,亦或是投了他們的眼緣,根本別想到劉瑾面前。這還只是官員,尋常沒有功名計程車子幾乎是一絲一毫的機會也沒有。

想想這也並不奇怪,張冕畢竟自己只是個秀才,若讓別個比自己有能耐的人上去了,他又如何自處?

所以,此時此刻現章懋的名字居然這天子權臣的府邸之如此管用,心裡頓時對此行有底氣了。被請進小花廳之後,見金陪著東一句西一句全都是打探,他便只揀章懋的近況說話,絕口不提信說什麼,自己的來意又是為何。直到外間傳來了一陣喧譁,金方才遽然起身道:“夏公子此稍待片刻,應該是少爺回來了。”

見金一走,夏言這才閒適地往後靠了靠,想起去年月順利從國子監結業,後一次去見章懋的情景。緊跟著,他就不顧天寒地凍,一路從陸路徐徐往北邊走,甚至沒父親任上的臨清過年。等到了京城,已經是錯過了一年一的元宵燈節盛會。今年便有秋闈鄉試,原本該是他溫書準備之際,可就因為和章懋那一番長談,他終決定先丟下舉業進京這一趟。

沒想到徐勳正好要巡邊,如今是好的時機,錯過這一次就沒有下次了!

他正想得出神之際,突然只聽到一聲咳嗽,緊跟著,他就只見金陪著一個年輕人進了屋子。那年輕人身穿一件玄青色半舊不的大襖,腳下穿著烏皮靴,乍一看去彷彿只是尋常弱冠少年,但人精神爽利,眼睛亮而有神,尤其是那走路的儀態舉止,他的心裡便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個答案來。

“可是平北伯?”

“你就是替章先生送信來的南監監生夏言夏公瑾?”

“正是學生!”

夏言長揖行禮,可心裡卻突然咯噔一下。自己剛剛並未報表字,徐勳是怎麼會知道的?他雖國子監成績優異,可徐勳是何等樣人,怎會關心這些?莫非是章懋另外早有信送來,自己卻並不知道,一路只是磨磨蹭蹭地一覽山河地理?

“免禮,坐。”徐勳主位坐下,見金立時躡手躡腳地退了下去,他便含笑問道,“章先生近況如何?”

管剛剛夏言已經答過金幾乎同樣的問題,但此時此刻問話的是徐勳,他自然少不得打起精神答道:“林大人和張大人上京之後,章大司成便隱隱為南京士林領袖,前時南京一眾科道言官險些因言獲罪,便是章大司成從援救。只不過,大司成年事已高,祭酒之職原本並不繁重,卻禁不住他常常親自授課,因而如今人越消瘦,再加上病痛日多,若是再不退下來,只怕大司成會禁受不住。”

這話說得徐勳臉色一沉。他何嘗不知道章懋喪妻喪子,再加上自己身體就不好,按理說告請致仕回鄉榮養才是好。章懋弘治末年尚且幾次上書,反倒是如今鮮有這一跡象,原因為何,他就是不用想也知道。沉吟良久,他才嘆了一口氣道:“章先生受累了。”

管徐勳只是感慨了這一聲,但夏言觀其言察其色,暗想此人能夠短短數年名動天下,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因而,他從懷取出一封書信,站起身來雙手呈上道:“這是章大司成的親筆信,得知學生要上京,就交託務必呈送到平北伯手。”

徐勳伸手接過,見信封上世貞親啟那幾個熟悉的字跡,他忍不住怔了片刻,隨即就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一眼並未回座的夏言:“你既是進京,想來應該南監已經結業了,如今可有什麼打算,是否打算應今科鄉試?”

“學生所學經義已經嫻熟,但如何學以致用卻還摸之。今科就算僥倖秋闈試,明年春闈也很難一鼓作氣取,所以打算至少再磨礪三年。”

科舉這種事,誰都希望早登科,一來如此便比別人多了幾年的時間,而來少年得志春風得意馬蹄疾,也是人生一大美事。此時徐勳聽到夏言竟是不準備今年去考鄉試,忍不住挑了挑眉,隨即卻當著夏言的面拆開了手的信。一目十行看完一遍之後,他盯著其一張信箋又看了好一會兒,這才再次抬起頭來端詳著夏言。

“章先生對我有贈書之義,講讀之情,說到底,算是有師生之誼。你既是章先生的得意弟子,章先生又信舉薦了你,這才學二字,顯然是不用我考較的。只是你既然今科不考,三五年之內便不能入仕,你此次見我又是為何?”

夏言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深深一揖,起身後便斬釘截鐵地說道:“我今次赴京,本意是想沿著邊走一走看一看,但到了京城後方才得知平北伯打算巡閱諸邊。既然正好趕上了,我只想向平北伯進言一件事。”

“什麼事?”

“河套,復東勝!”

此話一出,徐勳忍不住一下子站起身來,捏著信箋的手一下子握緊了,旋即方才沉聲說道:“你一個書生,竟敢妄言如此軍國大事?”

“言雖是一介書生,但也曾經讀過兵書史書。河套沃壤,如今為賊寇巢穴,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正統以來,舍唐所築受降城而衛東勝,之後又棄東勝而就延綏,以至於失外險,陝西邊患幾十年不得其解。若是能將河套歸耕牧,屯田不下數千裡,省內運糧草,則不但可解陝西邊患,而且尚能緩陝西民力!”

去年南京之行的時候,由於章懋因為自己的緣故而士林之多受人汙衊攻擊,因而徐勳命人國子監挑起了一場事端,讓那些鼓譟者一個個身敗名裂,進而又以相助太平裡徐氏建族學等等善舉贏得了林瀚張敷華的認可,說起來收穫很是不小。所以,徐勳對於夏言那個當初帶頭鬧事的國子監監生,印象也頗為深刻。可此時此刻,聽到其這一番擲地有聲的話,他不禁大為震動。

此次西北之行,他本就想和楊一清商討河套和火篩之事!

“不愧是章先生的弟子。”也不愧是當初敢國子監挑頭鬧事的夏公瑾!只是後一句還是不說罷了,免得人知道曾經被自己當成了刀使!

最新小說: 輔王的江湖女友 重振皇明從天啟開始 禁慾失敗後,蛇夫夜夜哄我生崽崽 晉駙馬 絕色煉藥師:拐個妖王做夫君 爭天下從軟飯硬吃開始 漢武帝禪讓,求我登基 三國:從成功守住街亭開始 三國雄兒傳 重啟西班牙日不落 重生後我母憑子貴上位了 大明天文生 孤勇大明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新呂布戰紀 陛下何故造反 紅樓之挽金釵 本公主每天都在努力亡國 萌寶的戰神孃親被王爺看中了 滿朝奸臣逼朕當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