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王坤恰到好處哭出了聲。
曹化淳拍著王坤的背安慰道:
“別哭,別哭,這大過年的,再說今天咱爺兒倆算得上是冰釋前嫌了!該開懷大笑啊!”
王坤想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真的破涕為笑了。
他道:“黃毅那廝是在海外蠻夷之地長大的,不通禮數,只要他能夠為陛下東征西討,兒子不跟他計較。
爹爹也犯不著針對他!”
“咱家理會得,陛下當下就缺這種能打敢拼的將領。咱家犯不著跟這種不通人情世故的作對!”
“唉!人還得有真本事啊!那麼多官軍將領在登萊,一個個被叛軍打得龜縮不出。
不是兒子舉薦興和軍,帶領興和軍趕到登萊,恐怕叛軍都能打到京畿之地了!”
“你做得很對,真有能臣幹吏,你和咱家就應該不管切身利益為陛下舉薦!陛下就是咱們的天。”
“兒子時刻銘記爹爹的言傳身教!”
“你這一次又立下大功,咱家歡喜得很,人來就行了,其實沒有必要送這麼多阿堵物來。”
“爹爹!兒子盡孝天經地義啊!”
……
王坤不僅僅得到了曹化淳的諒解,倆人的關係還更加緊密了。
接下來王坤把有權有勢的大太監走了一遍,送出去了不少金銀。
太監圈子訊息的傳播速度驚人,當天,京師耳聰目明的太監都知道曹老公跟王坤相談甚歡整個下午,倆人還不時淚光盈盈。
王坤已經簡在帝心,再得曹老公愛護,前途無量啊!
於是乎,送禮的太監紛至沓來,太監中的海剛峰王坤數錢數到手抽筋。
崇禎六年正月十五,劉宇烈得勝還朝。
他能夠在正月十五趕回來完全是因為得到了王坤的通風報信。
這種事兒必須做得隱秘,所以王坤沒有寫信落人口實,而是派人傳口信。
皇帝直接下中旨赦免王子登和陳光福,並且給了錦衣衛總旗官世襲,當然讓倆人喜出望外。
接旨的那一刻他倆在王坤面前磕響頭,頭皮都磕破了,鮮血淋漓。
他倆指天發誓從今往後願為王公公的犬馬,赴湯蹈火不皺眉頭。
這一刻他倆是真心實意,別人想抱大太監的大腿還沒機會呢,他倆算是因禍得福嘍!
不僅僅要表忠心,還得爭表現。
有疾馳東昌府臨清州,尋覓總督大人劉宇烈的差事,倆人都不辭勞苦自告奮勇。
最後王坤讓王子登前去,並且附耳交代了一句話。
王坤熟悉山東,當然能夠推算出劉宇烈必然會在運河大城臨清盤桓幾日。
他讓王子登告訴劉宇烈,歸期不能遲與正月十五。
所以劉宇烈收到資訊後不坐轎子了,也是快馬加鞭往京師趕,終於在正月十四下午進了北京城。
他是文官大員,沒有太監方便,不可能立刻面見天子,恰好能夠參加次日正月十五的大朝會。
論功行賞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官之間的扯皮掣肘免不了,朝堂之上的嘴炮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