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護航、震懾海盜應該沒啥大問題。
至於以後怎麼發展,那要得到黃毅的地盤擴大到了海邊。
那時黃毅肯定組織最優秀的造船大工匠,把風帆時代的頂級船型——飛剪式帆船造出來。
黃毅的手機裡不僅僅儲存有飛剪式帆船的模型,還有幾幅結構圖,不加以利用太可惜了。
對了,還得用鍛接工藝鍛打出巨大的鍛鋼龍骨,使得船舶的大小不受限於能否獲得巨木。
可以開掛的感覺倍兒爽!
為了能夠早一些往海洋發展,回去就得厲兵秣馬。
先把首鼠兩端的林丹汗幹掉,把大部分蒙古人爭取過來,為根據地效力。
因為歷史上是建奴打敗林丹汗把絕大多數漠南蒙古部落網羅,組建八旗蒙古、外番蒙古。
黃毅能夠先下手為強,多爭取一萬蒙古騎兵就相當於建奴少了一萬兵馬,多了一萬敵軍。
原登萊監軍太監呂直不是死於亂軍之中就是逃了,反正這個人不可能出現了。
王坤不是監軍登萊的太監,他是整個平叛軍隊的總監軍,平定了登萊,當然要回京師覆命。
沒有哪兒歡迎太監到任,登萊巡撫謝鏈也不例外。
然崇禎皇帝早就不信任文官武將,肯定還會派遣太監監軍登萊。
派來的太監當然要請教當朝最紅的太監——王坤。
然後新的登萊監軍太監就會清楚的認識到緊靠興和軍前途不可限量。
他不認識也不打緊,找個由頭抓去熬幾個月大糞生產“肥田粉”,就應該認識到。
不怕找不到由頭,沒有哪個太監不貪贓枉法。
實力至此,黃毅用不著跟任何文官、宦官、武將妥協,不惜採取威逼、脅迫、恐嚇等等手段。
必要的時候,栽贓陷害也未嘗不可。
總而言之一句話,沒有哪個成功者不是陰謀家。
為了打江山謀社稷,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黃大全是黃毅最早親自教育的青少年,忠誠度毋庸置疑,在他眼裡黃毅如父如兄,是恩師、是給他帶來好日子的貴人。
他前年參與了扣留宣大監軍太監王坤,抓捕刁殿寶、刁得寶等等二十一個錦衣衛。
黃大全跟黃大智、黃大勇、畢大喜等等青年軍官一樣,都沒把皇權放在眼裡,都以根據地利益為重。
只要黃毅下命令,他們就會毫不猶豫跟明軍開戰。
黃毅叮囑黃大全,駐紮登州期間不主動惹事,但是絕不膽小怕事!
明年最遲二月底,七艘戰船必須完成根據地生產的十二磅炮和三斤“子母炮”的裝備。
爭取在五月份跑一趟倭國,把繳獲的生絲、綢緞賣掉。
如果有文官武將或者宦官膽敢找茬,直接抓了送來興和城勞動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