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道李九成的下屬有沒有想著替他收屍,興許沒有吧。
叛軍早已經開始了潰逃,丟下了一地狼藉。
黃毅只是瞄了一眼屬下運回來的李九成,瞅了一眼對方臉上停留的最後的那個表情。
有些唏噓,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在他心裡頭,李九成這種角色也不太排得上號。
他更關心的是被救回來的朱萬年。
此時的朱萬年面色如紙,興和軍的軍醫正在對他進行搶救。
“好在沒有傷到臟器……”
這是部下能給出的唯一一個好訊息。
“把他送到後方,盡一切可能把他救活!”
朱萬年在歷史中也是一個小角色,但對於黃毅來說,朱萬年要比袁崇煥、劉宇烈之流優秀不止一星半點。
“不要讓朝廷那邊的人知道朱萬年還活著,就說我們只搶回來半副殘軀。”
朱萬年的名聲有多好。
從歷史書上就能夠知道。
經過幾百年的時間流逝,他的事蹟依舊能夠傳唱,還能被當年的黃毅讀到。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果朱萬年命硬,就帶他北上。讓他這個明朝良臣看看自己的根據地。
也好讓自己能請教請教他,什麼是更真實的大明。
而隨著戰事平息,朱萬年戰死沙場的訊息傳回城內。
頓時民怨沸騰。
朱萬年一直是極力反對和談招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劉宇烈的固執。
憑什麼,朱大人要因為那樣愚蠢的命令身陷敵營!
生做奇男子,死為烈丈夫,吾輩不當如是也!
這一句朱萬年每酒酣耳熟時對同僚說的話在興和軍的推波助瀾下,傳遍街頭巷尾。
“軍爺!我想參加興和軍!”
“我也是,帶上我們吧!”
“軍爺,這城裡的模樣你也看到了。帶上我們吧,有口飯吃就行。”
這幾日,受苦受難的萊州百姓受到興和軍不少幫助。而此時朱萬年的死讓太多人心生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