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帳裡的二十個甲兵絕對是這支隊伍的中堅力量,也是喀木格、綽克託僅剩下的本錢。
把他們集中在一起的目的不僅僅是防止被那個擅長射弩的明軍狙殺,還有一個目的暫時沒宣佈。
二更天,黃毅的麾下包括所有剛剛投靠的漢人都精神抖擻。
黃毅已經和盤托出了今晚的計劃,沒有人存在不同意見。
不僅僅是黃毅帶來的戰士們戰意盎然,劉漢、常永善、康靖新加入的青壯年等等簡直是迫不及待。
因為他們都有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甚至於有兄弟、姐妹在那個後金軍看押的隊伍裡。
戰前飽餐一頓那是必須的,不僅僅是馬肉、麵餅子,所有的醃肉也全部吃掉。
此戰必勝!用不著節省。
因為打贏了肯定能夠繳獲太多糧食和醃肉、火腿……
三更天,黃毅的人馬全部來到了距離後金軍宿營地不遠的樹林裡。
這就是昨天四更天伏擊後金軍的戰場。
已知那支後金軍短時間內得不到援兵,已知他們剩下的的甲兵人數不會超過七十,所以根本不擔心會暴露目標。
反正後金軍肯定知道黃毅的人馬一直在附近窺視,一直提防著再被突襲一次。
這已經不屬於陰謀,妥妥的陽謀。
後金軍知道將要再次被襲擊,在防範中等待著。
黃毅和耿章華、柳傳宗等等幾十人同樣知道今夜的建奴肯定是壁壘森嚴。
但是所有人都無所謂。
夜色就是最好的掩護。
耿章華已經知道了黃毅有個能夜視的神器。
還知道這個神器普天之下恐怕沒有第二個,那是黃毅從萬里之外的弗朗機國帶回來的。
這種神器在弗朗機國也是絕無僅有,是最高明的工匠偶然所得,再做,能夠做得出看遠處的效果,但是做不到夜視。
這當然都是黃毅的解釋,三人成虎,如今這個說法成為了真理。
中國人相信這種偶得的說辭。
因為傳說中的名劍“干將、莫邪”就是偶得,用同樣的原材料、同樣的打製方法就不可能複製名劍。
黃毅吹牛逼時留了餘地。
因為歷史上,大概也是崇禎初年,有個歐洲傳教士向大明崇禎皇帝覲獻了一架天文望遠鏡。
此時,望遠鏡確實稀有,但不是沒有,而黃毅的可夜視望遠鏡絕無僅有。
因此黃毅予以的解釋是機緣巧合下的偶得,之所以急著回中原,也是因為擔心這偶得的神器被西夷覬覦。
耿章華一直跟在黃毅身邊,黃毅當然已經把望遠鏡借給他看過幾次。
他雖然驚愕,但表現得還算平靜,因為他聽說過有千里鏡這種東西,知道千里鏡看幾里外的物事如同近在咫尺。
後金軍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架勢,為了防備被那刁鑽狠毒的鋼弩射殺,明崗暗哨都用上了掩體。
不是就地挖坑做掩體,而是用糧袋、牛車或者馬車圍起來大大小小的圈子。
反正後金軍的宿營地漆黑一片,明崗暗哨都躲在掩體後窺視外圍。
隔不多久就會出現打著火把,人數有七八個的巡邏隊,一個個都手持鐵盾或者牛皮盾牌走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