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準備把怒火往宣大軍那兒發?”
“誰讓他們出言不遜?”
“呸!人家說錯了嗎?”
“您怎的胳膊肘往外拐呀?”
“宣大軍算什麼?比得上咱關寧鐵騎?他們都敢衝上前跟建奴幹仗,我們怎就不敢了?
兄弟們,有卵子的爺兒們,跟著我去殺建奴搶金銀財寶啊!”
挑唆的效果不錯,再加上關寧軍人馬見到人數只有幾百的宣大軍殺了不少建奴截下那麼多好東西,確實被刺激到了。
此時的吳三桂僅僅是十七歲,並沒有朝廷任命的官職,但是他爹吳襄乃是遼東將門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舅祖大壽是已經軍閥化的遼東前鋒總兵官,還是掛徵遼前鋒將軍印的總兵官。
因此弓馬嫻熟的吳三桂約等於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雖然只有十七歲,但是手底下有鐵甲家丁二百多,實力槓槓的。
沒有人是天生的漢奸,此時的吳三桂血氣方剛,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想法,他大手一揮,二百多鐵甲家丁跟著他往北疾馳。
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祖澤遠、祖寬等等當然不可能無動於衷,於是乎兩千關寧軍騎兵呼嘯而去。
黃毅的目的很簡單,儘可能讓入關的建奴多些死傷少帶走些劫掠成果。
他算了算,因為他的穿越,至今為止,後金軍最起碼是多損失了三四百真奴,少帶走了幾千漢民。
如果關寧軍真的撲上去幹一場,以他們的裝備和戰鬥力,乾死三五百真奴不在話下。
這就意味著後金方面比歷史上多損失小一千青壯年女真。
黃毅曉得是穿越到什麼年代之時就認定建奴是最大的敵人。
就思考怎麼削弱建奴、最終消滅建奴。
人口少就是建奴最大的短板。
殺建奴解救有可能成為漢奸的包衣奴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保持低調是原則,黃毅一直沒說話,一直在一輛大車後觀察關寧軍。
因為他知道那支人馬真的很特別,一小半將要成為英烈,一大半是未來的漢奸。
然後他就瞧見了一個虎背熊腰的年輕人,瞧見了圍在他身邊的鐵甲家丁。
腦子裡條件反射般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吳三桂。
接下來黃毅開始想入非非。
建奴之所以能夠入關撿便宜佔了大明的花花世界,使得數千萬漢人留著豬尾巴做了奴才,吳三桂功不可沒。
此時的吳三桂還沒有嶄露頭角,僅僅是跟著他爹吳襄混功勞罷了。
要不要跟著關寧軍,在關寧軍開始混戰之時,找機會一槍幹掉吳三桂?
如果發現祖大壽,也可以擊斃那廝。
反正這倆都不是東西,他們能夠早死肯定是漢人的福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