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章華到達京師的第二天就得到了急脾氣皇帝崇禎的召見。
崇禎是個年輕人,比耿章華還小兩歲,好奇心很強,見到耿章華後細問跟後金軍交手的經過。
幸好耿章華是親身參與者,再加上這段時間經常性講殺奴的故事,所以把殺敵經過講得跌宕起伏,聽得崇禎皇帝欲罷不能。
最後崇禎皇帝給了評語,如果大明的將士們人人都如耿章華這樣忠勇善戰,建奴怎麼可能禍害遼東、肆虐京畿之地!
接下來簡在帝心的耿章華成為了典範,簡直是大明樹立的標杆。
崇禎皇帝當然知道大明文貴武賤,本想授予耿章華文職。
然耿章華慷慨陳詞,強烈要求當武官,表態要親自訓練出一支強軍,來日殺去遼東、殺到瀋陽城下報仇雪恨。
皇帝感動了,好處大大的。
耿章華被授予正三品衛指揮使虛職,實職為宣大總督標兵營遊擊將軍。
沒去面聖的黃毅也得到了封賞。
這當然是耿章華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帶來的好處。
關外白雪茫茫,山高路遠寒風凜冽,一隊大明人馬,一隊為了榮譽甘於拋頭顱灑熱血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衝向人馬是數倍的建奴……
領頭人黃毅殺敵時如下山猛虎,指揮時雲淡風輕,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撤在最後一個。
他之所以沒能來面聖,是因為還在關外襲擾後金軍護送解救出的兩千多漢民徐徐撤退,至今未歸。
這畫面感太強,讓年輕的皇帝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所以黃毅的虛職超出預期,擁有了從三品衛指揮同知署級,實職為宣大總督標兵營千總。
按照體制,從五品以上的武職任免,當事人都得親自去兵部武選司報備領取文書告身官憑印信。
然特殊情況特別對待也是可以的。
皇帝親自過問的封賞,武選司的官員誰敢刁難?
再加上有宣大總督的面子,所以耿章華代領了黃毅的官服、官憑印信等等。
耿章華原本心裡還有些忐忑,但是在收到了耿章光的來信後他徹底放心了。
因為耿章光的信中說得明明白白,他已經見到了黃毅,還跟黃毅一起喝了兩次酒。
黃毅不但沒有人馬損失,還把一直尾隨的建奴幹掉了。
耿章光還在信中告訴耿章華,父親一旦到任就會再來一次捷報。
此一時彼一時也,耿章華知道黃毅幹掉了尾隨的建奴又會得不少斬獲。
但是已經不重要了。
他和黃毅已經屬於超規格提拔、任命,短時間內再獲功勞估摸著僅僅能得到嘉勉而已。
因此他根本不去幹涉黃毅怎麼處理獲得的軍功。
雖然情報匯總表明建奴主力已經從關內撤出,京畿之地的危險解除。
但是封疆大吏赴任不可能輕車簡從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