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共同的經歷, 又是老鄉,所以章東跟鮑智德、何世元最聊得來, 每一次都是帶著他倆陪同黃毅進行射擊試驗。
他們三人的騎術雖然比不上蒙古騎士, 倒也相差不多,騎戰或許不行,騎馬運動一點點也不吃力。
完成了米尼槍並不表示就能狙殺敵人,得透過至少幾十次的射擊來調整準心, 調整瞄準鏡刻度和準心、靶心之間的誤差。
這是個細活兒, 當然是黃毅親力親為。
用了半個月時間熟悉、適應這支獨一無二的米尼槍, 黃毅已經能夠做得到三百步左右打出不低於八環的成績。
如果是射擊二百步內的標靶, 基本上做得到十槍打出九十五環以上。
黃毅也讓章東嘗試著使用米尼槍瞄準二百步的標靶打了十槍, 發現他每一槍都上靶, 居然取得了八十三環的好成績。
因此黃毅鼓勵他使用火器, 言明只要能夠做到嫻熟裝填, 提高命中率, 上了戰場甚至於比使用步弓的射手起到的作用更加大。
以前的章東多多少少有些自卑。
那是因為他天生的力氣小,縱然他刻苦訓練, 也沒法使用長槍、刀盾打敗對練的戰友,成績經常性墊底。
射箭對於他來說更不容易, 因為他開不得強弓,根本做不到如黃大智、黃大勇、黃大鵬、畢大喜那樣箭發連珠。
現在好了, 自從開始練習魯密銃,他的成績經常性名列前茅, 比也在苦練使用火繩槍射擊的黃大智、黃大勇幾個的成績好得多。
所有的軍官必須熟悉火器, 善於使用火器,這是黃毅的基本要求。
所以哪怕是射箭水平能夠形容成百步穿楊的畢大喜都在練習使用魯密銃。
他們還經常性討論弓箭跟火槍的對比,得出的結論是學著打槍很容易,是個正常人就行, 基本上不需要條件限制。
但是如畢大喜這樣的神箭手,上了戰場不被火槍手打中, 射殺十個火槍手都是輕輕鬆鬆。
而一個火槍手肯定無法做到連續射殺十個弓箭手。
最後他們為射殺兩個字爭了起來,章東幾個專業使用火器的強調弓箭射中也未必做得到射殺,而被火銃打著九死一生。
章東早就知道火槍的威力,知道敵人只要捱了一顆鉛彈,哪怕是被打中胳膊,活下來的機會都很渺茫。
這年頭傷口感染基本上是無藥可治,中箭了,用清水洗一洗上點金瘡藥包紮一下,運氣好的不至於丟命。
但是被鉛彈打中截然不同,靠清水根本無法給傷口消毒,感染後的傷者不會立刻死去,而是在痛苦中慢慢地死掉。
章東就曾經見到過被明軍鳥銃打傷的建奴死於傷口化膿。
他以前只知道明軍的鳥銃射速慢,射不遠,還沒有什麼準頭,跟建奴對陣後,根本比不上建奴的弓箭。
這段時間見識了黃毅獨一無二的米尼槍後, 驚愕莫名。
這種火槍能夠打得跟炮差不多遠,偷冷子打建奴的主將,簡直是防不勝防。
如果根據地裡能夠弄出幾百杆這種火槍,天底下還有誰能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