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襲已經開始,血戰在所難免,己方人數很多,此處還有一千幾百漢民。
為了較好的避免誤傷黃毅決定點起幾堆篝火為暴動的漢人和衝上來的一二百人指明方向。
當他瞧見了一個應該是在傍晚前熄滅的篝火堆時,大聲道:“黃大智、畢大喜掩護,我去點一堆篝火!”
黃毅的工兵鏟裡有鎂棒點火器,三兩下就完成了點火,一會兒功夫火堆熊熊燃燒。
營地裡現成的篝火堆有不少,甚至於柴禾都是碼得整整齊齊。
這是後金軍為了節約明天早上做早餐的時間,爭取早一刻上路,逼著漢人提前準備好的。
全副武裝的黃毅不怕遭受暗箭,他乾脆一隻手拿著火把,一隻手平端十字弩跑步去挨個點燃現成的柴禾堆。
一個,兩個、三個……
建奴的營地越來越亮堂!
柳傳宗、楊士虎、耿七、虎嘯川等等的視線越來越好。
因為營地比較大,建奴的人數有點少,故而分得很散。
黃大勇是擔心黃毅遭遇危險,帶著所有人攻擊的方向就是黃毅這裡。
因此區域性兵力優勢完全在己方,甚至於達到了十比一的巨大懸殊。
要說這支後金軍其實不夠頑強,最起碼這裡的都是比較慫的。
營地裡亮了,貌似有一二百明軍嗷嗷叫著衝了過來。
二十幾個後金軍都恨不能長出八隻腳往喀木格、綽克託的大帳處逃跑,無一例外。
掩殺最是容易!
虎嘯川、柳傳宗、耿七、楊士虎等等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屬於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們基本上都得到了在建奴背後下手的機會。
這時營地裡的漢人都能看得清楚,當然發現了建奴在逃跑,明軍在追擊,更加爆發出巨大的殺敵熱情,千百人吶喊著:“報仇啊!”
“殺奴啊!”
或從大車圈起來的掩體內裡衝出,或從大車底下鑽出,拿著能夠找到的任何傢伙事兒痛打落水狗。
建奴的威風不再,一個個如同過街老鼠,他們不敢戀戰,一個個玩兒命奔逃!
絕大多數建奴沒文化,包括奴酋野豬皮和他的兄弟們,但是他們都能夠在戰爭中學會了打仗。
喀木格、綽克託這兩個白甲兵也善於學習,他倆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倆的帳篷裡有二十個甲兵,超過一半人是馬甲和步甲,算得上是這個隊伍的精銳。
營地亂了,到處傳來喊殺聲,一場混戰不可避免。
按理說此時的喀木格、綽克託應該帶著最後的主力殺出去才對。
但是這倆人沒這樣做,而是率領二十一人騎上戰馬拉上裝載了糧食、馬料等等軍需的備用馬往沒發現明軍進攻的東邊撤退。
他倆商量好了,由綽克託帶領一個披甲人回遼東搬救兵,喀木格帶領剩下的十九人跟明軍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