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事情自有夥計們、家丁們去做,李維達、耿章光,耿章華依舊陪著黃毅喝茶聊天。
過了大概兩三個小時,李思恩樂滋滋回來了,果然拿來了黃毅的百戶官憑告身。
由此可見張家口的文官武將早就被商賈餵飽了。
黃毅知趣得很,立刻把李思恩拉到一旁,塞給他倆錠大銀。
這兩錠是官銀,每錠二十五兩,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一個縣太爺一年的俸祿也僅僅是五六十兩銀子,李思恩跑了個腿就得了五十兩,當然眉開眼笑。
不僅僅是他,見黃毅又用韃子首級換了許多糧食和鋼鐵,智、勇、雙、全、章東等等上一次參與交易的和第一次參與的藍進魁、齊小山、何繼業等等都笑容滿面。
只不過他們心裡有個小疑問。
老爺怎的就答應了人家搞來十級真奴?
建奴的首級好搞嗎?去哪兒搞?
這段時間老爺和赫丹巴特爾帶領上千人馬連續搞掉了好幾個蒙古部落,都沒見到過一個建奴啊!
老爺為什麼敢打包票?
這就是先知先覺的好處!
黃毅哪有可能說空話,他早就思考過。
如果是在去年,建奴的首級還就千難萬難。
但是今年截然不同。
幾萬後金軍殺進關內,陸陸續續有搶劫了大量金銀財寶、牲口、人口的牛錄、甲喇會派遣一部分披甲人押送劫掠成果回遼東。
入關的建奴各旗主也肯定要派遣信使聯絡瀋陽,往家裡送金銀財寶。
期間還有不少留守的建奴聽聞入關的兄弟們搶得盆滿缽滿,主動結夥趕來。
黃毅有望遠鏡呢,入關的後金軍總共才多少真奴?絕對不可能超過三萬。
京畿之地到瀋陽不經過山海關走遼西走廊,而是繞過燕山山脈東麓,地圖上的距離兩千餘里,步行或者騎馬去走一趟,恐怕不低於四千裡。
皇太極也是要經常性跟瀋陽聯絡的,如此漫漫長路,誰能確保信使、傳令兵、哨馬的安全?
黃毅選擇去大安口、龍井關、洪山口那一帶守株待兔,專門選人數只有幾個的建奴隊伍伏擊,只要成功兩三次,這筆買賣就完成了。
當然,能成功的關鍵不僅僅是有望遠鏡,還因為手下有虎嘯川哥兒倆、察喇合、格爾達、郎格哈等等十八個步戰戰鬥力不弱於建奴太多,騎戰完全碾壓建奴的蒙古籍鐵甲騎士。
得!原本他們不全部是鐵甲騎士,但是拿到手耿家的十九副鐵甲,黃毅麾下的鐵甲戰士達到三十人。
怎麼又變成鐵甲戰士了?
那是因為吃飽飯強化訓練後,姚勇超、黃大全等等絕大多數漢人的戰鬥力能夠跟建奴步兵對抗,只能騎馬運動,不具備騎戰水平。
黃毅準備帶三十六人,七十二匹馬,攜帶半個月的給養跑去龍井關外的建奴必經之地打幾天游擊戰、伏擊戰。
如果運氣好,當天就能完成任務,神不知鬼不覺撤離戰場。
去陌生的地方打游擊,僅僅擁有望遠鏡是不夠的,最好能夠找到一個靠譜的嚮導。
李家商號生意做遍大江南北,能夠呼叫的資源肯定不少,於是乎,黃毅向李維達抱拳道:
“能否麻煩東家幫忙找一個熟悉大安口、龍井關那一帶的嚮導。我出高價,來去至多三十天,給三十兩銀子!”
還沒等李東家開口呢,站在一旁的楊士虎沒頭沒腦道:“果真只做三十天嚮導就給三十兩銀子!”
黃毅嚴肅道:“千真萬確,但是如果嚮導根本不熟悉地形,帶著我們亂走、瞎走誤了大事,不但拿不到銀子還得留下人頭!”
李思恩笑了,問楊士虎道:“你是想掙這三十兩銀子?”
楊士虎恭恭敬敬行禮道:“請大人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