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喀木布祿部的漢人奴隸很多。
最後統計的數量是二百三十七人,成年人有一百七十,十歲到十五歲的少年男女有四十幾個,只有十幾個小孩子。
因為事先跟赫丹巴特爾談妥了,所以黃毅根本不客氣,集中了所有的漢人,收集了很多車馬、糧食和牛羊。
黃大鵬、章東、左光虎、嶽慕飛四個興奮到了極點,他們的嗓子都說幹了。
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也是漢人,以前也是蒙古人的奴隸,你們以後跟著黃毅老爺肯定不被打罵,能夠吃飽肚子!”
不捱打被罵能夠吃得飽,這就夠了!
漢人絕大多數是會過日子的,他們開始找所有的能夠帶走的東西,一根麻繩、一隻麻袋都不肯放過。
黃大鵬、嶽慕飛等等已經組織起了一百二十個漢人男子,發給他們刀槍。
並且告訴他們:“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以後留著過日子的,不管是誰來要都不給,敢搶,直接用刀子砍他孃的!”
漢人不團結,喜歡內卷,擅長窩裡鬥。
這些弱點不僅僅體現在大明朝堂上,還體現在明軍中,甚至於都淪落為奴了,還是如此。
就在這裡,有一個漢人女子被其他婦女鄙視、被孤立了,她就是第一個說自己是漢人,表態投降的那個。
那是因為她長得漂亮,沒有做奴隸,是最得達喀木布祿寵愛的小妾,她居然還有兩個伺候飲食起居的丫鬟。
黃毅當然不會鄙視那個叫左芳蓮的女人,那些對左芳蓮口出惡言的女人也不見得就乾淨!
說實話,已經解救了那麼多女子,除了小女孩,超過十三歲的絕大多數都被建奴、韃子睡過。
十幾個二三十歲婦女身邊帶著的兒女有可能就是韃子的種。
黃毅不管那些細枝末節,也從不追究為奴時的諂媚和下作。
母親是漢人的理所當然把他們視作漢人,一樣的善待,不可以區別對待。
左芳蓮的智力值很高,還識字,以前應該是遼東某個文官武將買來的“瘦馬”。
為什麼這麼認為?
那是這個女人的神態瞧上去就不像個大婦。應該是是從小接受過訓練,屬於最會做妾的那種“揚州瘦馬”。
她果然很會審時度勢,知道這個部落的其他漢人不待見她,所以竭盡所能接近黃毅。
只不過黃毅忙著多佔金銀財寶,實在沒空劫色。
縱然這個女子瞧上去比這段時間見到的女人都漂亮,而且衣服乾淨,頭髮有光澤,臉蛋白裡透紅。
見這個女人想掙表現,黃毅安排她幫著黃大鵬和章東記賬。
說實話,章東、黃大鵬學文化的時間太短,識字數量不超過二百,能寫的恐怕連一百都不足。
記賬時一大半都得畫圈圈、寫一些只有他們自己瞧得懂的漢語拼音。
有了左芳蓮和她的兩個丫鬟香蓮、芳荷幫著記賬點數,黃大鵬和章東簡直是如釋重負。
左芳蓮性子柔柔的,說話溫言細語,那種帶著揚州口音的官話黃毅聽在耳中覺得特殊服。
她雖然被婦女們排擠,但是所有的男子都願意受她指派,或者幹活兒時就在她附近……
黃大鵬和章東有了時間後居然沒忘了郎格哈、固布林四個俘虜,找到了四個俘虜的家眷。
這四家有人口二十三,因為家中的主要青壯年哨探未歸生死難料,一家子都戰戰兢兢。
營地遭遇夜襲之時,二十三口人都龜縮在蒙古包裡沒有出去抵抗。
所以沒有出現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