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比崇禎大一歲 > 第七十八章:根據地大有希望

第七十八章:根據地大有希望 (第2/2頁)

明末之所以亂成一鍋粥,很大原因是飢餓導致。

糧食何其重要!

有多少糧食註定能夠養活多少人口。

因此黃毅必須千方百計弄糧食,還得爭取弄到的糧食是增量。

用真金白銀在張家口購買的糧食肯定不是增量,不會緩解整個漢民族的糧食危機。

但是在張家口外開墾出麥田種出麥子,有多少算多少都是增量。

因為口外原本沒有那些田地。

如果根據地大量種植耐寒且產量是麥田三四倍的玉米,不出三年就能夠做到“耕一餘二”甚至於“耕一餘三”。

意味著根據地只需四分之一的家庭種田就能確保吃飽肚子。

四分之三的人口不需要種地可以開礦、冶鐵、燒磚瓦、石灰、水泥,還可以把根據地的產出賣到關內、漠北。

最強壯的青少年當然是受教育的戰士。

大發展的初級階段必須團體合作,黃毅採取的管理辦法類似於後世的建設兵團、人民公社。

事實證明,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公有制更加具備凝聚力。

僅僅是一個半月而已,根據地的大框架已經形成,一個能夠容納二百幾十人聚在一起聽故事的大屋子也早就搭建好了。

當時汪柏山、齊大山、藍進魁等等認為有了這個大房子,根據地所有的人都能來這裡聽家主上課。

誰知變化太快,家主又帶回來好幾百人。

看來還要再搭建一個更加寬敞的房子。

黃毅不準備發動大家用原木和石頭再搭建一個大屋子。

而是讓他們儘可能的打井。

盆地特點,地下水豐富。

大冬天的,其他施工難以進行,但是不怎麼影響打井。

畢竟凍土層的比例佔井的總深度不足百分之五而已。

黃大雙、黃大全、何繼業等等帶領的打井隊其實都是在室內施工。

這不是講笑話,那是黃毅指點他們,在打井的位置搭建一個大蒙古包,跟蒙古人當房子住的蒙古包不同的是門留得大多了。

有了蒙古包,輪番上陣的打井隊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烤火休息,辛苦程度減輕多了。

打井一樣的是為了防範於未然,明末北方旱災經常發生,黃毅無法得知張家口北會不會鬧旱災。

那條穿過盆地的河流發源於燕山山脈,基本上不會枯竭,但是遭遇旱災之時,水量肯定大幅下降。

多打一些灌溉井,不靠近河邊的田畝提井水澆地,哪怕是幾十年一遇的旱災,也不會造成所有的農田顆粒無收。

井壁用採集的石頭壘砌,屬於就地取材。

因此打井基本上是花費勞動力成本而已,現在黃毅手裡的勞動力特別多,而可乾的活兒比較少。

所以組建了二十個打井隊,每隊十二個青壯年男子外加一個負責做飯的婦女,先在離那條河有點遠的地方打出二百個灌溉井再說。

張家口北日照充足,澇災很少見,旱災很常見,無霜期足夠農作物生長。

只要能夠確保灌溉用水,基本上就是豐收在望。

最新小說: 女主拿了反派劇本 穿到女尊寵夫郎 沙雕機器人,綜藝爆紅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靈異少年偵探 我要愛情百分百 戰神聯盟之勇者無敵 異境見聞考 法拉姆奧特曼:開端 次元變身穿越系統 紅警之超時空兵團 灰夜流年 乞討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諒 名門深閨:嫡女謀略 年代空間:被糙漢老公寵上天 三穿陳阿嬌 快穿:反派女主滿級之後 誰叫我夫君是反派 與萩原互換身體後 穿成年代文裡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