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唯一的要求就是把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開荒種地的好辦法由汪柏山記錄下來。
在條件成熟之時編撰出一本《屯田紀要新書》,爭取成為農學的教材。
著書立說是大明文人的理想。
為此太多文人貼工貼本寫書、自己出錢刊印發行。
汪柏山當然也有著書立說的想法。
寫成《屯田紀要新書》還有可能成為農學教材,這個誘惑力足夠大,汪柏山當然要加倍努力。
漢人對土地情有獨鍾,當黃毅把定居開荒種地的計劃宣佈後,張氏、杜翠蘭、劉世富等等超過八成漢人都激動不已。
剩下的不到兩成是小孩子,還沒懂事。
少年、成年人的態度讓黃毅更加有信心了。
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珍惜千辛萬苦開墾出的土地,肯定能夠誓死保衛家園。
但是在沒有城堡可守的情況下,被優勢兵力的蒙古騎兵或者建奴八旗軍襲擊,真有可能全部戰死。
城堡的修建非朝夕之功,必須確保一兩年內,根據地不被敵人襲擾。
所以消滅山外的其他部落,讓赫丹巴特爾部成為方圓三百里內最大、最強的部落勢在必行。
黃毅用人不疑,他沒有去根據地。
那兒的建設完全交給汪柏山、黃大智、黃大勇、齊大山、藍進魁等等。
他帶著黃大鵬、章東、左光虎、嶽慕飛和虎嘯川倆兄弟、察喇合、額遜扎欽、杜姆布往東偵查。
額遜扎欽、杜姆布都是剛剛養好傷不久,他們感念黃毅的救命之恩,主動要求安排事情做。
去山裡盆地定居也得防備被山民、馬賊、土匪、山大王搶劫。
智、勇、雙、全、格爾達、鴉莫帛裡等等,加上已經佇列操練一個月的一百多漢民,足以應對。
赫丹巴特爾在山外發展得越好,黃毅的大家庭越能夠安心定居、大生產。
所以黃毅必須不遺餘力壯大赫丹巴特爾部,把最能打的虎嘯川倆兄弟、察喇合帶在身邊。
額遜扎欽、杜姆布毛遂自薦之時都誇口說他們弓馬嫻熟願意為黃毅效死。
黃毅不懷疑他們的騎射本領,不願意他們輕易死掉,拿出兩副修復如新的皮甲裝備他倆,並且承諾,一旦立功,這皮甲就是獎勵不再收回。
額遜扎欽、杜姆布原本都有皮甲,再加上一副肯定能夠增強防禦力,況且天兒越來越冷,多穿點更加耐寒。
他倆立刻跪下用生硬的漢語道:“小的謝老爺賞賜!”
剛開始時黃毅想改變,最起碼把動不動就要跪下磕頭的禮節廢了。
後來發現不能這麼幹。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講究尊卑有序。
不讓底層之人行禮、叩拜,那些人反而會無所適從。
所以黃毅早就坦然接受手下的叩拜。
見額遜扎欽和杜姆布用漢語答謝,黃毅鼓勵道:“很好,很好,以後多多用心學說漢話,有機會我要帶著你們去關內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