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烈酒吃炒菜,包括赫丹巴特爾在內的九個蒙古人有可能是頭一回,越喝越高興。
算上黃毅這個相當於是軍師、顧問的漢人,一起喝酒聊天的十人是整個部落的主心骨。
用不著其他人翻譯,莫日根聽得懂漢語,只是說得不順溜。
黃毅趁著酒酣耳熱之時跟他們談起準備帶上漢人和歸屬於自己的那些蒙古家庭去山裡定居。
漢人開荒種地,蒙古人放牧,並且承諾以後每年都會給部落交不低於一百石麥子。
蒙古部落其實都是分開放牧的,否則那麼多牛羊馬匹,聚在一起怎麼吃草?
一般情況下都是秋後才漸漸地聚集,一起度過最難捱的寒冬。
到了春天,蒙古人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各自放牧。
赫丹巴特爾雖然沒有種過地,但是知道,想要收穫麥子,必須保證春耕和秋收。
黃毅帶著歸屬於他的人口去種地,赫丹巴特爾又不損失什麼,當然支援。
他這段時間還一直擔心黃毅要回大明呢!
誰知黃毅選擇依舊留在大草原、留在他的部落附近。
赫丹巴特爾很高興,他舉杯敬酒表示歉意,因為他沒法幫忙種地,僅僅能夠保證不讓其他部落透過他的放牧地去黃毅開荒的地方。
得,要的就是這句話。
黃毅立刻把碗裡的酒一口悶,表示他能不能帶著漢民安心種地完全仰仗赫丹巴特爾提供安全保障。
酒有些烈,赫丹巴特爾有了幾分醉意,此時豪情萬丈。
他拍著胸脯保證,除非他死了,否則不可能有誰能夠越過他的地盤攻擊黃毅的立足地。
喀嘞圖、莫日根、胡赫魯等等八個頭領也紛紛表態,但凡他們有一口氣在,都不可能放任何敵人過境。
酒烈、菜香、話投機,十個人越喝越高興,什麼話題都聊。
吞掉宿敵咔察固特部後赫丹巴特爾更加自信了,他知道部落的地盤不穩固,必須立威。
他跟黃毅商量,意思是冬天閒得讓人鬱悶,何不如下手打掉附近的幾個部落?
這話一出口喀嘞圖立刻嚷嚷著說幹就幹。
莫日根提醒大家,不能打依舊歸順林丹汗的部落,完全可以打歸屬於敖罕、奈曼、喀喇沁的小部落。
胡赫魯和另外幾個頭目都透過打仗使得自己的傢俬、牛羊馬匹、女人、奴僕、翻了數倍,很好戰。
他們都說當下的部落實力強大士氣高昂,絕大多數勇士們盼望著再幹仗,一致要求儘快決定先打哪一家!
建奴、韃子喜歡冬天打仗。
一是天氣寒冷無事可做,打了勝仗能夠保證一年不愁吃穿。
二是衣服穿得多,哪怕沒披甲,也能夠扛得住漫射的輕箭。
三是即便受了傷,也會因為天寒地凍少了感染的風險。
四是秋收後,敵人,特別是漢人的家裡儲備了過冬的糧食。
這也是皇太極選擇十月初從瀋陽出發繞過關寧防線,透過喀喇沁蒙古的地盤,於十月底從薊鎮防區破口殺入關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