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五戶蒙古家庭後,黃毅擁有了十戶一共八十幾個蒙古人,算上半年內能夠恢復的傷員、能夠騎戰的少年,將要擁有至少十八個至多二十個蒙古騎兵。
以後必然還能征服蒙古小部落,吸收歸降的蒙古人。
黃毅想好了,阿木古楞兄弟倆、察喇合等等以後統領蒙古人,依舊使用冷兵器,發揮他們騎射的特長。
只給漢人裝備火器,訓練漢人使用火槍、火炮。
現在麼!擁有火炮如同白日做夢。
但是搞幾桿火繩槍,當下大明稱作“鳥銃”,還是可以動動腦筋的。
半個月後,遷徙的隊伍終於來到了歸化城外三十里。
城裡有漢人商賈,赫丹巴特爾部要用一大半牛羊馬匹換取茶葉、鹽巴、豆麥、棉布、鐵鍋、燒酒等等。
此時,奴酋皇太極一徵察哈爾已經是一年前的事兒,林丹汗雖然吃了敗仗,但是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歸化城任然在林丹汗手中。
赫丹巴特爾部的貿易理所當然要遭受盤剝,但是沒有人認為不對應該反抗!
黃毅也沒敢挑唆赫丹巴特爾部抗稅,因為人家林丹汗怎麼著也能調動幾萬人馬,赫丹巴特爾部總共只有兩千多人口,反抗豈不是找死?
在歸化城的漢人商賈很多,涉足的生意五花八門。
黃毅也來到城外專門設立的集市東張西望,他不是來看異族風情,也不是來瞧熱鬧,而是想進行交易。
他手裡有不少黃金、白銀,還有些金首飾,購買力不是問題。
問題是能不能買到想要的東西。
不僅於此,他還得找到願意收購建奴、韃子首級的商賈。
雖然建奴、韃子的首級在關內屬於有價無市,黃毅手上的幾十級用奇貨可居來形容都不為過。
但是賣主找不到買主也是枉然。
黃毅沒有帶太多人,身邊跟著的是虎嘯谷哥兒倆和黃大智、黃大鵬、章東。
要把負重形成習慣。
因此隨行的五人都穿戴了盔甲,虎嘯川倆兄弟是鐵甲加棉甲,背後揹著箭插,腰間挎著蒙古彎刀。
黃大智、黃大鵬也是外穿鐵甲內襯棉甲,揹著弓箭,手裡拿著鐵盾、皮盾、開山斧、斬馬刀。
章東不一樣,他沒有鐵甲,只有皮甲和棉甲,拿了把戚刀作為武器。
黃毅習慣性揹著已經蒙上一層鹿皮的雙肩包,腰間掛著蒙上羊皮的摺疊式工兵鏟收納包。
他沒有拿任何這個時代的武器,但是用一副鐵臂手加強了臂膀的防禦力。
這副鐵臂手僅僅是三十五厘米長度,恰巧套住手腕以上至胳膊肘的手臂,很結實,原本是咔嚓固特的裝備。
黃毅帶著黃大智幾個摸進咔嚓固特的蒙古包收繳金銀財寶之時發現了這副鋼鐵打製的鐵臂手。
戴上後發現大小正合適就沒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