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十一月中旬,梁國將迎來初冬,十二月初一是科舉京試,我還要進京趕考……想想還真是挺忙的。”
陸鳴輕嘆了口氣,然後收起心思,繼續閱讀書籍。
下午。
陸鳴前往文院,拜見諸葛淵先生。
今日文院並不授課,許多讀書人都已經去遊山玩水,故而顯得文院十分冷清。
此時,諸葛淵正在自己的書房讀書,忽聽一道敲門聲響起,便開口問道:“來者何人?”
“學生陸鳴,拜見諸葛先生。”
“進來吧。”
“謝先生。”
陸鳴開門而入,執弟子之禮,恭敬的說道:“多日不見先生,特來向您請安。”
諸葛淵放下書籍,捋著鬍鬚說道:“我早已等候多時,沒想到你會來得這麼快。”
“先生知道我會來?”,陸鳴面露詫異之色。
“老夫不僅知道你會來,老夫甚至還知道你去了湄洲島,差點被海妖給殺了。”
諸葛淵語氣平淡,彷彿是在說一件不足掛齒的事。
“看來先生似乎並不擔心弟子。”,陸鳴笑道。
“你命不該絕,老夫為何要白白操心?”
諸葛淵忽然一笑,繼續說道:“只是這段時間你一直在經歷生死,怕是落下了不少功課吧?眼看京試將近,你難道就不怕考不中翰林麼?”
“學生正是為了此事而來。”
陸鳴緩緩說道:“學生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認真讀書,原本想要在家中苦讀,但一個人的領悟能力始終有限,所以特地來求諸葛先生指點迷津。”
“你是梁國大名鼎鼎的鎮國詩人,又是當今名揚天下的解元,你的天賦遠在其他人之上,就算我不教你,以你的天賦也能考中翰林,又何必來請教我?”
“先生此言差矣,不錯,我的確是梁國有名聲的解元,但我的志向不在文名。”
“哦?有意思,那你倒是不妨說說你的抱負。”,諸葛淵漫不經心。
陸鳴臉色一變,在原地思考片刻,便繼續說道:“我知道先生是在考驗我,如果我自稱想安邦定國,國泰民安,那就是妄言,因為以我現在的能力根本做不到。”
“身為一個讀書人,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抱負,但是對我而言,心中的抱負只是追求聖道的一個目標,是一個動力,而不是用來嘴上說說的道理。”
“其實,我的抱負很簡單,那就是不斷的進步,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夠為國家、為人族做出貢獻,如果我連‘進步’二字都做不到,又有什麼資格談抱負呢?”
諸葛淵聞言讚許的點點頭,同時面露一絲微笑,“進步的方法有很多種,你就不能夠自己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聖道嗎?”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先生雖然不顯名聲,卻是一個世間罕見的智者,我願誠心向您請教,還請先生教我!”
陸鳴說完跪在地上,對諸葛淵行大禮,一臉真誠。
“男兒膝下有黃金,但為了求學也寧願屈尊,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此等真誠實在可貴。”
諸葛淵上前扶起陸鳴,讚許的笑道:“為師知道你想為百姓做點事情,但苦於才疏學淺,勢單力薄,無能為正道伸張,年輕人血氣方剛,正是奮發圖強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