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第38章 我覺得,星星恐怕是不會回來……
在錢塘方言裡, “倒黴毛病”指的就是癌症,雖然劉爺爺說自己要是得了倒黴毛病就不治了,但俞奶奶和劉安安肯定不答應。
醫生也說了, 腎癌不算太兇險的癌症, 人有兩個腎嘛, 治療方法就是把左腎摘除, 只要癌細胞不轉移,術後存活率並不低。
劉爺爺沒有了絲毫話語權, 很快辦妥入院手續, 住進病房,劉安安也從法蘭克福趕回錢塘。
手術被安排在六月初進行, 術前幾天,劉爺爺行動自如,只是要做各種檢查,晚上並不需要家屬陪夜。術後就不行了, 他畢竟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年人,開刀後身邊離不了人。
俞奶奶身體還健旺, 說白天由她來照顧,劉安安說自己也會全程待在醫院,問題是,晚上由誰來陪護呢?
劉爺爺和兄弟姐妹感情和睦, 有一個侄子、一個侄女和兩個外甥女, 加上女兒劉安安,五個小輩裡只有一個男同胞。
那侄子工作繁忙,倒是願意抽空陪兩三晚,女性小輩們卻很為難,因為男女有別, 而且男人體重大,女性力氣小,不管是給病人翻身還是攙扶下床,都會很吃力。哪怕是劉安安,讓她給自家老爹貼身照料屎尿,她也不太能接受。
劉安安不差錢,提出請個男護工,去問了一下,專職護工非常緊俏,只肯做全天班,沒人願意做半天,劉安安說全天就全天,也沒別的辦法了。
陳念安去病房給爺爺奶奶送飯時知道了這件事。劉爺爺嘴裡不說,面上的不高興卻是一覽無遺。在老一輩看來,只要不是孤寡老人,或是長期癱瘓在床,做個手術就該由家人照料。一大家子人呢,居然連個陪夜的人都沒有,劉爺爺心裡真是又氣又難過。
陳念安聽完後一點也沒猶豫,說:“我可以陪幾晚,和劉叔叔輪著來也行。”
病床上的劉爺爺眼睛一亮,俞奶奶卻說:“那不行,你白天要上課的呀,滿寶也快中考了,你哪兒有時間?”
陳念安笑笑,說:“滿寶很乖的,吃飯都是在學校吃,不用我操心。而且我最近其實不忙,月底才期末考,功課沒什麼問題,晚上陪夜影響不了白天上課。”
俞奶奶怕他只是客氣一下,又拒絕了一回,陳念安說:“奶奶,我不是和你假客氣,我真的願意給爺爺陪夜。滿寶小時候生病,什麼肺炎、發燒、拉肚子,你和爺爺每次都會陪我們一起去醫院,我都記著呢。”
這是事實,祝滿倉不是個病秧子,但在他念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還是避免不了會生病。那時候陳念安年紀還小,祝繁星又在住校,劉爺爺和俞奶奶每次都會抽一個人陪兩個孩子去醫院看病。若是需要連掛幾天鹽水,俞奶奶也會攬下這個任務,叫陳念安放心去上學。
那些年,二老二小住上下樓,親如真祖孫,就是這麼磕磕絆絆熬過來的。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陳念安和劉爺爺的侄子輪流陪夜,醫生說住院時間不會太久,做完手術一個多星期就能出院。
劉爺爺手術當晚是侄子陪,陳念安聽說手術順利,微微放心,第二天傍晚,他趕到醫院,和俞奶奶、劉安安交班。
劉安安拍拍他胳膊:“念安,晚上辛苦你了。”
陳念安說:“不辛苦,安安阿姨,這幾天你也很累了,回家後你好好睡一覺,爺爺就交給我吧。”
劉爺爺早已清醒,只是臉色蠟黃,十分虛弱,躺在病床上,啞著嗓子問:“念安,吃飯沒?”
“你管著你自己吧,還管我吃不吃飯呢。”陳念安在陪護椅上坐下,笑著說,“我吃過了,今晚你要聽我的話,別犯犟。”
“臭小子。”劉爺爺眯了眯眼睛,“越來越沒大沒小了。”
這是陳念安第一次在醫院給人陪夜,劉安安已把注意事項轉告給他。劉爺爺還不能下床,尿管也沒拔,陳念安發現自己的工作並沒有那麼複雜,無非就是盯著輸液藥水,按時清理尿袋,並記錄尿量和尿液顏色,第二天要告訴查房醫生。
歲月不饒人,這場手術讓劉爺爺看起來又老了好幾歲,陳念安耐心地幫他擦臉、喂水,老頭兒很聽話,沒和他發過脾氣,陳念安問他:“傷口疼嗎?”
“你說呢?”劉爺爺有氣無力地說,“好好的肚子打幾個洞,再劃一刀,能不疼嗎?”
他住的是三人間,躺著的全是六七十歲的老頭,第一床是兒子陪,第二床是女婿陪,第一床的老頭知道劉爺爺只有一個女兒,問:“老劉,這是你外孫嗎?”
“嗯。”劉爺爺不想多解釋。
那老頭羨慕地說:“你外孫真孝順,我孫子和他一般大,還在上大學呢,說是要準備期末考,一趟都沒來過。”
他兒子覺得沒面子,氣道:“我在不就行了?小孩來了能幹嗎?你讓他幹點活,他能給你管子拔了。”
一屋子男人都笑了起來,劉爺爺轉頭問陳念安:“真的不影響你複習嗎?”
“不影響,你放心吧。”陳念安說,“你只管好好休息,我不會拔你管子的。”
劉爺爺聽笑了,又“哎呦呦”地叫起來:“你別逗我笑,肚子疼呢。”
在家人們和陳念安的共同照料下,劉爺爺康複得很快,精神一天比一天好,三天後能下地走路了。
他拔了尿管,要去衛生間尿尿拉屎,陳念安從不嫌髒,每次都會陪他走進衛生間,幫這幫那,臨睡前還會打來熱水,拉上簾子,給劉爺爺擦拭身體,包括下身。
他做得極其自然,引得病房裡的老頭們交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