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22章 咱家孩子出山了,不用我們管……
《哪家人》的爆火讓陳念安在編劇圈擁有了姓名, 一眾在底層苦苦掙紮的小編劇們聚會時聊到他,說他真是走了狗屎運,第一部編劇作品就成了爆款, 從此算是有了代表作。
在錢塘, 施元啟接受採訪時, 主動對記者聊起陳念安, 說陳念安是他的學生,早在兩年多前, 他就看過那部《哪家人》劇本的前五集, 當時就覺得這是個好本子,還給陳念安提了不少修改意見。
記者問:“那陳念安後來有來感謝您嗎?”
施元啟笑著搖頭:“沒有, 當時我想和他一起開發這個專案,可他拒絕了。他畢業後去了北京,後來再也沒和我聯系過。這個孩子心氣比較高,為人呢又有點固執, 但他畢竟年輕,缺乏經驗, 我很擔心他在北京闖蕩,會碰釘子。”
這則新聞報道引發了兩個詞條,在熱搜上短暫地停留了一會兒。
——施元啟曾指導過《哪家人》編劇
——《哪家人》編劇曾拒絕和施元啟合作
祝繁星已經知曉前因後果,刷微博時只覺得離譜。
“什麼《哪家人》編劇?好歹打個名字啊!”祝繁星氣得對陳念安抱怨, “小老虎, 你這個老師也太不要臉了,沒偷成功你的劇本,居然對記者這麼說你,這明擺著是蹭你熱度。”
“我有什麼熱度可蹭的?要蹭也是蹭劇的熱度。”陳念安坐在書桌前敲鍵盤,笑著說, “施元啟今年有一部年代劇播得也挺好,就上半年吧,叫《歲月緩緩》,不過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寫的,我也沒看。”
出租屋沒有單獨的書房,陳念安睡覺寫作都在主臥,他寫作時,祝繁星只能待在床上休息,為了不影響他的思路,她還不能看電視。
她給西瓜餵了幾顆雞肉凍幹,西瓜吃得心滿意足,搖著尾巴跑開了。祝繁星撣撣手,走到陳念安身後,彎下腰圈住他脖子,問:“你在幹什麼?寫那個買爛尾房的苦逼男人嗎?”
陳念安“哈哈哈”地大笑起來:“沒有,我在把《哪家人》的劇本改成小說,賈姐說讓我盡快把小說搞出來,趁熱上市,還能掙一筆稿費。”
“哇,牛啊!”祝繁星說,“哎,你這個小說能不能去海外出版?翻譯成英語版或是法語版。”
陳念安說:“我不知道,這能賣出去嗎?”
“你去問問麼,要是可以,我幫你翻譯。”祝繁星說,“不收你翻譯費,到時候稿費和我分成。”
陳念安說:“好啊,我等會給出版公司的編輯打個電話,姐,我最近好忙啊,有個老闆想做一部ip改編劇,賈姐說他點名讓我寫,民國背景,愛情懸疑,我原著小說還沒看完呢。”
他的確得到了不少新的工作機會,以前是他求著人家看看他的劇本,現在是很多認識不認識的人給他打電話、發郵件,求著他看看他們的專案,看中了就可以寫。
一集三萬、五萬,甚至有人開價八萬,陳念安很有種風水輪流轉的感覺,但他沒有被所謂的“成功”影響心態,還是很低調,不會看錢接單,只想挑自己感興趣的專案。
“小老虎,你要火了。”祝繁星打從心底裡為他高興,“加油加油,多掙點錢,咱們還要養孩子呢。”
“嗯?”陳念安心頭一驚,鍵盤也不敲了,回過身抱住她的腰,驚愕地看著她,“你懷孕了?不可能啊,我們每次都做措施的。”
祝繁星揉亂他的頭發:“什麼啦!我說的是祝滿倉!”
陳念安:“……”
——
中央戲劇學院開學了,學校在北五環外的昌平區,距離十裡堡足有30公裡遠。報到那天,陳念安和祝繁星陪著祝滿倉一起去學校。
祝繁星感覺最近防控寬鬆了許多,校園裡新生紮堆,很多人並沒有戴口罩,因此能看到數不清的小帥哥小美女,很是養眼。
祝滿倉的室友們全是身高腿長的青春男孩,一個比一個帥,嘴巴還甜,聽著他們禮貌地喊自己“小睿姐姐好”,祝繁星笑得合不攏嘴。
他們又喊陳念安:“小睿姐夫好!”
陳念安:“……”
祝滿倉依照家裡的“傳統”,給三個室友各帶了一份禮物。他沒讓哥哥姐姐幫忙,自己爬到上鋪裝蚊帳,兩年的獨立生活經歷讓他脫胎換骨,動手能力明顯比別的男孩強,隔壁床男生獨自來報到,被那床蚊帳搞得焦頭爛額,祝滿倉還會爬過去幫忙。
祝繁星悠閑地坐在小弟的椅子上,對陳念安說:“咱家孩子出山了,不用我們管了。”
陳念安抬頭看著祝滿倉忙忙碌碌的樣子,心情複雜得很,有些捨不得,又覺得欣慰,還有一種“終於解放了”的快感。
不得不說,這個電燈泡真的很亮啊!
搞定入學事宜後,祝滿倉請哥哥姐姐去食堂吃飯,三人端著餐盤在桌邊坐下,祝滿倉高興地說:“夥食不錯啊!”
祝繁星說:“你呀,還是要稍微控制一下飲食,我看你一個暑假大吃大喝,胖了好幾斤,音樂劇演員也是演員,你要多向黃怡然學習,她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