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18章 你老公可是個廚神,咱有證據……
金和平是青芽中學的現任校長, 任職校長工作還未滿四年,他來到青芽的那一年,正逢祝繁星小學畢業, 升入初中。
青芽中學體量不大, 整個學校總共只有十八個班級, 學生數量常年維持在八百多人。人少了, 金校長就對校內的優秀學生有了更多的瞭解,而祝繁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初中三年, 她時常在活動中與金校長碰面, 畢業典禮時,還作為畢業生代表上臺發言, 與校長合影。
金和平甚至見過兩次祝懷康,一次是祝繁星念初二時,代表學校去參加市裡的英語演講比賽,祝懷康陪同前往, 遇見了來做評委的金校長,兩個男人年齡相仿, 在臺下閑聊了幾句。
另一次是祝繁星初中畢業時,祝懷康被邀請到場,作為畢業生家長代表上臺發言,也和金校長合了一張影。
金和平看著祝繁星風風光光地畢業, 記得祝懷康在臺下給女兒拍照時滿臉驕傲的樣子, 他做夢都沒想到,就在畢業典禮結束後的七月,祝懷康去世了。
金和平看著擠過人群坐到自己身邊的女孩,竟不知該如何開口,倒是祝繁星大大方方地與他聊起天來:“金校長, 你怎麼來了呀?”
金和平說:“今天我剛好有空,就帶學生來比賽,你呢?二中這麼早就放學了?”
祝繁星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沒放學,我請了半天假,來看我弟弟比賽,喏,那個就是我弟弟。”
她指向的正是陳念安,金和平說:“真巧,這個男孩的班主任畢業實習時和我做過一年同事,剛才,樓老師和我說了你家的事……真的太意外了,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祝繁星的臉色變了,但很快,笑容又回到她的臉上,說:“金校長,你別安慰我啊,你一安慰,我很容易哭的。其實我現在過得還不錯,生活、上學都沒什麼問題,兩個弟弟也很乖,我已經沒那麼難過了,真的。”
金和平看著女孩稚嫩的臉龐,想分辨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在強顏歡笑,轉念一想,就算是裝的,又何必去拆穿?事情已經發生了,祝繁星能有這樣的心態,應該鼓勵才對。
他沒再細問事故的原委,開始和祝繁星聊起這一年來,她在二中的學業情況,祝繁星侃侃而談,臉上一直掛著笑。
金和平心裡還有個疑問,聊著聊著就問了出來。
“我記得,你是獨生女吧?”他指指陳念安,“你怎麼會有兩個弟弟?”
祝繁星笑嘻嘻地說:“金校長,這事兒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媽和我爸都是二婚,那個男孩叫陳念安,是我媽媽的孩子,那邊那個小的叫祝滿倉,是我堂弟,他爸媽不要他了,所以他們兩個現在都跟著我一起過。”
金和平問:“那兩個老人是你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
“都不是。”祝繁星說,“他們是住在我家樓上的鄰居,我住校的時候,他們會幫我照顧一下兩個弟弟,不過大多數時間,還是我大弟弟在照顧小弟弟。我大弟弟很能幹的,你看到他做菜了嗎?做得可好了!我回家的時候,都是他負責做飯,連碗都不用我洗。”
“看到了,我之前一直在關注他,的確是個很能幹的孩子。”金和平猶豫了一下,問,“他今年畢業,對嗎?”
祝繁星:“對,今年畢業。”
“對於升學,他有什麼想法嗎?青芽,東耀,或是別的一些民辦學校?”
祝繁星:“?”
她是個非常聰明的姑娘,一下子就明白了金校長話裡有話,只是……真的會有這種好事兒嗎?不行不行,得先冷靜,想想該怎麼回答,她的回答必須慎重,絕不能胡說八道。
“他當然想上青芽啦。”祝繁星心髒怦怦跳,說,“不過……他現在的成績在班裡只有中等偏上,可能很難被推薦,但是金校長,我向你保證,陳念安的學習態度特別好,他就是轉學轉晚了,才來了一年,如果能給他多點兒時間,他一定會繼續往前沖,進步空間會很大的!”
金和平問:“他對未來有什麼規劃嗎?我看他做菜做得很好,有沒有想過初中畢業後去讀職校?”
祝繁星說:“沒有!暫時沒有這個想法,他想考大學,念本科,他在老家上學時就是以這個為目標的,所以,初中三年,不管他在哪所初中,他都會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學習上,中考時去沖擊重高。”
錢塘中考的殘酷程度不亞於高考,中考後會分流,只有50的學生能讀高中,這其中包括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剩下的人會去讀職校,或不再念書。
不是說職校一定不好,只是中國的職業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因為生源參差不齊,光是校風問題就夠家長頭疼的了,孩子們畢業求職還容易遭遇學歷歧視,若想繼續提升學歷,又非常困難。
而陳念安願意讀書,祝繁星千辛萬苦地把他留在身邊,可不是為了讓他讀職校的。
金和平思考了一下,說:“我明白了,只是,我現在還不能給你答複,這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這樣吧,我們先關注今天的比賽,這事兒我記下了,到時候,我幫你留心一把。”
以祝繁星的年齡和閱歷,還聽不太明白金校長的意思,但她不敢再說些什麼,怕表現得太過急切,會適得其反。
她只能笑著點頭:“好的,謝謝金校長,麻煩你了,那個,我弟弟叫陳念安,耳東陳……”
“思念的念,平安的安。”金和平笑了起來,“我都知道,他是東耀二小六3)班的學生。”
祝繁星尷尬地笑笑:“對,他還有兩個月就畢業了。”
場上,陳念安的魚塊已經全部炸完,在醬汁裡浸泡後,魚塊由金黃色變成了焦黑色,他用漏勺把魚塊撈到大盤子裡,又一次點綴上小番茄,舉手示意:“老師,19號做好了。”
這條草魚五斤半重,交上去的燻魚成品有一大盆,還剩了很多沒裝完,陳念安、張珂和吳昊浩就站在爐子邊吃了起來。
“好吃嗎?”陳念安問兩個小夥伴。
吳昊浩點頭:“好吃,我還是第一次吃現炸出來的燻魚呢,比外面店裡買的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