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吧。”朱厚煒的話就是天憲,跪滿操場的學子們紛紛起身,就算最好動的孩子,此時也站立如標杆。
這並非是他們對於皇權有多敬畏,甚至皇權的概念對於他們而言都是懵懵懂懂的,對於以前的他們來說,吃飽穿暖不生病,活著長大才是唯一的追求,不要說是皇帝,就算是縣官距離他們都太遙遠。
但是所有的孩童都被警告過,如果在這一天誰敢開口說話,誰站的歪歪倒倒,那就清出燕京大學!
這樣的後果沒有任何一位孩童能夠承受,所以此時的他們老實的一塌糊塗。
朱厚煒臉上掛著微笑,身為皇帝他無需表現的過於親民,但是既然率群臣來燕大的開學典禮,那麼自然要說些什麼。
“朕曾經想過自己一定要在大明建上一所書院,這家書院一定要成為大明的頂尖學府。
八年前,朕就藩於湖州,為了實現自己的宏願,朕在永王府收留了數百名孩童,供給他們衣食,教他們讀書明理。
為的是有一天當他們學有所成的時候能夠為大明,為朕的皇兄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的是讓她他們成為種子,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進而遍地開花。
讀經典明經義,報效朝廷,乃是每一位讀書人孜孜以倦追求的目標,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更是每一位儒生的夢想。
讀書人知道聖人微義,知道如何治理國家,但是組成這天下的不是隻有官府,官府的責任是治理好地方,訴民聲,平冤獄,徵賦稅……
但是僅僅只有這些不夠,如果說這天下是一棵大樹,那麼讀書人就是這棵大樹上的枝幹,而天下間的各行各業則是枝葉。
大樹是否繁盛,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樹葉是不是夠濃密,樹葉越濃密,則說明此樹越繁盛,換言之,這天下是否強盛,就要看各行各業是否興盛。
朕為何要興天下之學,為何要建這燕京大學?
因為這個天下,朕說的這個天下不是大明的天下,而是真正的天下!
在這個天下還有不少如大明一樣的國度,他們或許沒有大明強盛,但是如果大明不能日新月異的做出改變,甚至只是循規蹈矩的停滯不前,那麼遲早一天會被外邦所超越!”
陪朱厚煒一起前來的不少重臣都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對於他們而言,大明就是天朝上國,是這個天下的中心,所謂的外邦不過蠻夷罷了,何足為慮?
只有內閣七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以他們對皇帝的瞭解,知道當今天子可不是位喜歡胡吹大氣的主,更不是一個會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的主。
內閣諸老可是去過通州,而且被深深震撼過的,可以說若非親眼所見,很多事物就算你說的再明白,他們也很難相信。
但是眼見為實,通州工業園內的太多讓他們認為不可能的物事就那麼鮮活的出現在他們眼前,讓他們沒有辦法去不信,更無法去質疑。
能打造出工業園這樣的地方,嘉靖帝可想而知是多麼的具有遠見卓識,那麼皇帝剛才的這番話就不應該是無的放矢。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個天下真的還有先進到能夠威脅到大明的城邦?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