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當初洪武皇帝將孟子牌位移出孔廟,就是因為這句話讓太祖不爽,當然太祖皇帝出身民間,經歷了無數的磨難才登臨絕巔,他體民恤民,但是他不能忍受說他輕……
而嘉靖帝則完全不在乎這些虛名,他對軍隊做出的一系列舉措,在短短時間內獲得了新軍的效忠,以商行幣,又迅速恢復了大明紙幣的信用,還廢除徭役,承包做工,快速在民間建立了無比巨大的聲望!
一樁樁事細雨無聲卻又雷霆萬鈞,嘉靖帝就好像是一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無敵軍師,走一步算三步,眼花繚亂的手段讓滿朝官員只能疲於應付,他麼的想抗爭,大道理還說不過年輕的皇帝……
儒家官員韌性極強,當他們發現無法抗爭的時候往往就會選擇逆來順受,這就好像當初劉謹勢壓全朝的時候那樣,滿朝上下恨不得把劉謹千刀萬剮,可依舊選擇隱忍,直到時機出現才亮出了利刃,一擊致敵於死命!
皇帝和太監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但是現在的嘉靖帝給滿朝大臣的感受就是,比起面對劉謹時候還要無力,既然無法反抗那便只能受著!
陸完難道不知道言官被廢除已是板上釘釘?
他知道,但是他更清楚無力改變,他也願意相信楊一清抗爭過,並且爭取到了裁撤東廠作為利益交換,至於廢除天眼,誰都不會在意,誰也不會當真,因為這本身就是個笑話。
此番官制改動,利益受損最大的自然是身為都察院一把手的陸完,所以陸完很不爽,不爽就要發洩,現在發洩的差不多了,靜下心來也開始體諒楊一清的難處。
沒辦法,誰讓他們伺候的君王是嘉靖呢,而且在這看不太懂的世道,在被君王一次次打臉之後,滿朝也學乖了。
他們沒有長前後眼,所以也看不出來皇帝改官制蘊藏的深意,但是他們知道反對沒用,或者說找不到理由反對。
六部不能改?誰說的,千年間改動的官制多了,這個理由反駁,就連他們自己都知道站不住腳。
皇帝要分化權力要玩平衡要集權,這和當初太祖皇帝廢除幾千年的宰相制何其相似,掌控軍隊,深得民心的皇帝,現在屁股底下的皇位坐的極穩,群臣要是拼命,難道就不怕皇帝找藉口掀起大案?
被召集而來的眾官一個個垂頭喪氣的離開了內閣,皇帝強力改革官制,眾臣卻束手無策,只能說明抗爭皇權的又一次失敗,不過失敗的次數多了,似乎也算不得多大的事。
楊一清送走眾官,自顧喝了口茶,他在回憶今日在御書房奏對的細節,然後陡然間發現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件事!
皇帝竟然打算留武定侯一條命?
以楊一清對皇帝的瞭解,當今天子為了籠絡軍心,可謂是嘔心瀝血,他若是留武定侯一命,難道不怕失了軍心?
不大一會功夫,內閣屬官進了值房,臉色極其凝重彙報道:“首輔大人,外面傳出風聲,陛下君前召見首輔大人,隨後賜死了武定侯!”
楊一清手中茶盞落地,滿臉的驚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