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鑾問道:“陛下透過名下各項商物品推行紙幣,如今紙幣在民間已經盛行,那為何……”
這他麼就是儒家讀書人,還是高階知識分子,這話問的,簡直就是一經濟白痴……
“寶鈔的教訓還不夠嗎?”朱厚煒冷笑道:“紙幣的發行是要和貴金屬掛鉤的,可以多發一些,但不可濫發,朕將之稱之為金本位或者銀本位,一旦無節制濫發,就會形成通貨膨脹。”
翟鑾慚愧……
諸公點頭,寶鈔對於大明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可為什麼寶鈔會貶值,甚至變成擦屁股都嫌硬的廢料,諸公只能說是一知半解。
現在嘉靖帝發行的紙幣,並非官方貨幣,至少和朝廷沒什麼關係,這純粹是皇帝的私人錢莊發行的貨幣,之所以能流通並且被接受,完全是因為捆綁。
特定的商品只能用紙幣進行結算,這一招才是最兇狠的地方,但是不要忘了,紙幣之所以能被百姓接受,還是因為信用!
大明寶鈔之所以完蛋,也完全是因為信用的破產。
大明皇家銀行如今已開遍天下,你手上的紙幣隨時隨地都能在錢莊兌換成真金白銀,而且完全等價,那麼百姓有什麼可不放心的?
大明皇家錢莊的主人是皇帝,如今嘉靖帝在民間的名聲,至少還算不錯,如果再免除了徭役,那麼聲望必然達到頂點。
更何況皇帝自己名下都有諸多商品,也算是半個生意人,生意人最講究的便是誠信。
多管齊下,紙幣能在如今的大明漸漸成為硬通貨幣,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什麼是通貨膨脹?紙幣說白了就是一種符號,其本身並不具備價值,紙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的手段,其發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因此,紙幣發行量過多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諸位可明白?”
“臣等明白。”諸公齊聲應喝,就算對經濟學原理一知半解,可皇帝的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了,要是再不明白,那豈不是蠢笨如豬?
眾臣也算是知道為什麼寶鈔會死的那麼難看了……
朝廷把寶鈔當成紙,以為多印濫印就能緩解財政危機?
當真是好笑,最終的結果就是原本需要一兩面值寶鈔的貨物最後需要十兩、百兩,甚至再多都買不到。
於是天子所說的通貨膨脹出現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