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衝大驚失色道:“兄長,萬萬不可。”
桓溫道:“為什麼不行,去不去有區別嗎?去了說不定還能和他們談談條件。”
桓衝道:“您是大軍主心骨,如果您不在手下的人必然會亂起來的。而且……並非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條心啊。”
桓溫有些懊惱的道:“我怎麼把這事兒給忘了,馬上傳我的命令,把……”
他一口氣說了二十幾個人的名字:“把這些人都控制起來,如有反抗格殺勿論。”
桓衝反而冷靜了下來,道:“您真的決定了嗎?我們的家人還在晉國啊。”
桓溫鄭重的道:“我去見唐皇的一個原因就是商量此事,放心,我會盡可能保全他們的。”
桓衝知道他已經下定決心,也不再勸說,道:“好,我知道了,謝無奕那邊怎麼辦?”
桓溫沉默了,謝奕那邊確實很棘手。如果是一般人,他根本就不會理會。要麼跟我一起投降,要麼死去好了。
可謝奕是他的老朋友,為了配合他先是不計傷亡的攻打石門,後來又為了守住這裡寧死不退。
如果他不管不顧的拋棄對方,既過不去心裡那一關,也承受不起帶來的惡名聲。
“去把謝無奕請過來吧,我當面向他賠罪。”
石門離枋頭這邊有三百多里的距離,一來一回太耽誤時間。最方便的辦法就是聯絡唐軍,走水路。
而要聯絡唐國,最好的辦法是透過樑賢。
當梁賢知道他們的目的之後,表情別提多怪異了,不過他沒有多說什麼。
很多事情必須當事人親口解釋,如果外人說很可能會造成重大誤會。
比如,如果梁賢開口告訴桓溫,唐國的皇后是謝奕的女兒謝道韞,估計這倆老朋友馬上就會決裂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他什麼都沒說,寫了一封信蓋上了自己的印章後交給桓溫。這是通行證,允許一艘快船前往石門。
桓溫馬上就吩咐幾名最嫻熟的操船手去接謝奕。
郗超怕謝奕不來,想讓桓溫寫一封信給他。但桓溫拒絕了:“以無奕兄的才智,看到我們的使者從水上過去就能猜到我的打算。”
“如果他不反對我的選擇,自然會跟著一起過來。如果反對,就算我親自過去都沒用。”
郗超不說話了。
確實如此,黃河已經被唐國水師控制,桓溫的船能自由通行,傻子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
現在他們需要擔心的是謝奕願不願意來,以及來了之後他們該如何給對方一個解釋。
只是桓溫怎麼都想不到的是,謝奕也在頭疼,該如何給老朋友解釋自家女兒是敵國皇后的事情。
不過還好的是,桓溫決定投降了,事情好辦了許多。
快船日夜不休,第二天上午就返回了大營。
桓溫親自到碼頭迎接,一見面就鞠了個大躬,道:“無奕兄,我對不起你。”
然後他們發現謝奕也同樣大鞠躬:“郡公,我對不起你啊。”
這……桓溫眾人有些茫然,這是咋了?
郗超反應最快,連忙說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回大帳再說也不遲。”
眾人自然不會反對,就一起回到大帳,並屏退左右不允許任何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