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在家門口防守作戰,拖下去對他們是最有利的。對於遠道而來的桓溫和唐軍來說,沒多拖一天就多一分失敗的可能。
最好能拖到他們兩家精疲力竭,然後他們不費吹灰之力獲得最後的勝利。
可惜的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稱,他們並不知道龍城已經陷落,慕容暐以及一干王公大臣都成了俘虜。
唐軍武橫軍正橫掃整個遼東,燕國離亡國只剩下一步之遙。
所有的謀劃,所有的希望,都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
東郡。
林興燭帶著一萬人馬下船之後也沒有停歇,兵分兩路開始攻城略地。一路五千人攻打各縣城,他親自帶本部旅攻打武陽。
武陽守將叫孫元,之前是燕國兗州刺史,桓溫帶兵打到兗州的時候直接帶兵投降了。
後追隨桓溫一路打到東郡,並佔領了武陽,後桓溫就讓他駐守在這裡。
他也算是盡心盡力。
見唐軍打過來,儘管只有五千人,他也沒有貿然出兵,而是一邊讓人緊閉城門一邊派人去桓溫那裡送信。
唐軍也沒有著急發起進攻,而是在離護城河一百米開外擺開陣列,拖來了幾個帶輪子黑黝黝又粗又長的東西。
這是啥?
城頭孫元等人都很奇怪。
等大炮的轟鳴聲響起,他們更加的奇怪了……但比起好奇他們更加的恐懼……這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能殺傷力這麼大?
不過還好,林興燭沒有直接讓人轟城門樓,而是轟的護城河後面的戰壕。
然後……孫元就投降了。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找,有時候投降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反正他都已經投降過一次了,再投降一次也沒什麼。
一般人都會優待俘虜,目的很簡單,做榜樣減少抵抗者的抵抗意志。同時屠殺那些抵抗意志頑強的人,震懾其他的抵抗派。
但這個世界永遠都不缺異類。
比如苻堅,他特別討厭牆頭草,很欣賞有節氣的人。攻城的時候,主動投降的很多都被他給殺了,原因是軟骨頭。
很多抵抗意志強烈寧死不屈的,他反而很欣賞並重用。
前世,朱序戰敗被俘,對苻堅破口大罵。苻堅盛讚他是忠義之士,還重用與他。
然後淝水之戰,在秦軍背後高呼‘苻堅已死’並帶領本部逃跑,引起了秦軍大崩潰的就是他。
除了苻堅,還有個異類,那就是林興燭。
前面已經說過他是唐軍高階軍官裡面最嗜殺的人,到南洋諸島清理土著,他貫徹的最徹底。
他也同樣很欣賞有骨氣的人,攻打蓬萊(九州)島的時候,因為欣賞唐田(田一三)就把他留在身邊當了親兵。
但林興燭和苻堅不一樣,他不會無原則的發善心。起碼對方要願意投降他才會收留,不願意投降的,他會好心的成全對方。
還有一點他和苻堅不一樣,他經常無原則的殺人。只要不是自己人,殺不殺全看心情。
比如現在,他的心情就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