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運氣差,恰好被他們給逮到了,又不想耽誤時間只能自認倒黴。”
趙正志沒想到問題這麼嚴重,道:“難道官府就不管嗎?”
銀元商人道:“那些人很狡猾,專門在兩地交界處或者地形複雜的地方出沒,官府的捕快去抓他們就逃走。”
另一名商人插話道:“主要還是他們得到了當地村民的庇護,只要不是當場被抓住,後面捕快一點辦法都沒有。”
趙正志又問了幾個問題,得到想要的答案後才拱手告辭。
此時文易也沒有心情吃飯了,把飯錢付了就回到船上。趙正志也不敢說話,只是默默的跟在後面。
文易瞅了他一眼,道:“坐啊,這麼害怕,以為我會很生氣?”
趙正志有些驚訝的道:“您不生氣?”
文易道:“生氣管什麼用,這種事情別說現在,就算是二十一……咳,自古以來皆是如此,就算再過千年也是一樣。”
三不管的地帶比較混亂,這真的是自古皆然,直到前世網際網路普及才被遏制住,文易能做的就是給這件事情打補丁。
“不過這種事情也不能放任不管,現在他們還心有顧慮不敢傷人。時間長了膽子就會越來越大,到時候別說傷人,連殺人都敢。”
“而且還會帶壞當地風氣,把整個村子乃至鎮子都會被拖下水,到那個時候再想管就難了,所以必須要嚴厲打擊。”
他看了趙正志一眼,道:“考考你,你說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趙正志思索了一會兒回道:“先從地方衙門著手,督促他們管好自己的百姓,並讓他們嚴厲打擊這類事情。”
“還可以在河道隔一段設定一座水寨,駐紮水師進行巡邏,專司保護運河的安全……臣愚鈍,就只能想到這兩個辦法。”
文易笑道:“你可一點都不愚鈍,換成誰都只能用這兩個辦法。不過佈置水師有點勞師動眾了,六扇門不是總抱怨工作太少太清閒嗎?可以交給他們負責。”
“不光是大運河,包括陸運一些三不管的地帶都可以交給他們進行安全維護。”
趙正志敬佩的道:“還是陛下英明,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文易笑了笑繼續說道:“地方衙門也不能讓他們閒著,凡是發現誰的轄區有百姓參與了類似事件,當年考核為下等。”
趙正志心中一驚,連忙道:“這……是否太嚴格了,也容易被人利用。”
雖然他沒有直說,但文易卻明白他的意思。當官除了自己作出成績,還可以把對手拉下水,栽贓陷害是很正常的事情。
“確實有點嚴格了,那就有次數限制吧。一年內出現三次最高只能評中,出現五次直接評下。”
唐國的官員考核只有三個標準,上中下。
以三到五年為一期。
三年內得三個‘中’算合格,可以平調到富裕的地方任職也可以繼續留任;
沒有‘下’且有‘上’的優先升遷也可以繼續留任;兩個‘上’的直接升遷;三個‘上’的,恭喜你名字直接出現在內閣大佬的桌案上,透過複核後重用。
一個‘下’的考核合格,平調或者留任。
兩個‘下’的可以給兩年機會,若這兩年不出現下可以平調。如果再出現下,一輩子都只能當輔佐官。
三年內三個下的,先核查有沒有犯罪,若沒有犯罪則調離主官的位置,一輩子只能當輔佐官。
以上僅限於主官,也就是縣令、知府、州牧等。其他的輔佐官或者專項事務官,有另外一套稽核標準。
但不管是哪套標準,官吏們都很忌諱‘下’,只要告訴他們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會給‘下’評,他們就會竭盡全力避免。
同樣的道理,如果告訴他們哪件事情做好了可給優先給‘上’評,他們會打了雞血一樣去做。
這個道理古今皆然,前世有單位統計過,獲得文明城市稱號升遷率增加百分之五。
就為了這百分之五的機率,都發生了哪些奇葩的事情大家上網一搜就知道了。
又是一封信透過快船送回北都交給陳秀,這屬於行政事務歸他管理。
文易沒有親自去碰一碰那些刁民的打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大業未成他很惜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