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長安城外。
苻堅微服私訪檢視秋收情況,總體來說今年風調雨順,國內也沒有經歷戰亂,算是難得的太平年景。
然而百姓臉上卻看到絲毫豐收的喜悅。
“老丈,今年糧食豐收,怎麼看起來你們一點都不開心呀。”一名隨從跑過去問道。
那老漢嘆了口氣道:“上面剛下了佈告,說朝廷要打仗需要糧草,今年豐收了就多交點稅。”
“這哪是一點啊,足足高了三成,折算下來還不如災年呢。剩下的糧食也就夠吃仨月,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吃樹葉啃樹皮了。”
一旁的苻堅面色難看,加稅他是同意了的,為了維持六十萬大軍只能壓榨民力。
他的盟友涼國多山區少平原耕地,糧食產量連自己吃都不夠,更別提供養大軍了。代國情況更差,畜牧為主農業基本為零。
六十萬大軍七成以上的軍需糧草要秦國來出,對於只有不到五百萬人口的他們來說是個巨大的負擔。
加稅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苻堅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個勤政愛民之人,對於這個決定他既無奈又愧疚。
“走,回去吧。”此時他再無微服私訪之心,帶著人返回宮中。
然而那個老農的話始終迴盪在他耳邊讓他不得安寧,他情不自禁的開始思考,自己做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以前他從來不會思考這樣的問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他的追求,他也認為只有自己能做好這些一切。
可現在……他看了看桌案上放著的那幾本書,陷入了沉默。
和這幾部書裡面所寫的一比,他之前的追求是那麼的可笑。
他到現在都無法想象,唐國那位皇帝到底是如何創造出這種全新思想、全新制度的。人家不光寫書,還身體力行的去做。
至於這種新思想新制度可不可行……已經不用懷疑,人家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創造了偌大的國家,且眼看就即將一統天下。
他也有想過在國內施行新政,可他更知道這不可能。他要真敢這麼做,會被國內的權貴豪強拋棄。
因為新思想、新政是徹底站在權貴豪強對立面的。
除非他能和唐國那位皇帝一樣,從零開始普及教育開啟民智培養平民人才,培養足夠多的忠於自己忠於新政的官吏。
如此方能有機會推行新政。
但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失去了秦國他什麼都不是。白手起家只是看起來好聽,真正去做才知道有多難。
唐國皇帝的經歷幾乎不可複製……最關鍵的一點是,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能力不如對方。
唐皇能做到,他做不到。
這個答案讓他非常的沮喪以及……有點淡淡的絕望。
對他來說最可悲的就是,明知道前方無路還必須要堅持下去,而且還不知道在堅持什麼。
正胡思亂想間,王猛求見。
他收起雜亂的想法,表情重新回覆凝重。王猛這次去打聽唐國的情況,現在應該是有結果了,希望能有好訊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