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泰也沒有客氣,起身道:“唐國律法對道士數量限制太過於嚴格……之前各道觀置辦的田產能否保留?”
“現在各家道觀都收養了許多因戰亂失去家人的孤兒,以及許多家破人亡的向道之人,是否可以允許把這些人都留下。”
文易斷然拒絕道:“法律是底線,絕不容許任何人踐踏。”
一種道教領袖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這是在要他們的命啊。
文易語氣稍稍放緩一些說道:“天下很大,燕國、遼東、秦國、代國、涼國乃至草原荒漠西域,都有人類居住。”
“未來這些地方也都將成為大唐的國土,你們完全可以向外擴張,派遣自家子弟前去傳道,如此一來道觀多餘之人就有了去處。”
“你們的田產也可以用置換的方式,在其他地方獲得相應的土地,用以建設新道觀。”
一眾宗教領袖依然無法接受,雖然杜子恭給新道教新增了擴張元素,可前人留下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很難跳的出去。
更何況在他們看來中原才是天下的中心,放著中心世界不要,跑到蠻荒之地傳道沒有任何意義。
文易也非常無奈,但他態度更加堅決,不可能和這群搞迷信的妥協,道:“不要抱有僥倖心理,這是我的底線,給你們一個月的考慮時間。”
“一個月後不能作出選擇的,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譁。”這群道士們終於坐不住了,有人忍不住說道:“陛下不覺得自己太霸道了嗎?”
文易譏笑道:“我有軍隊,有天下萬民的支援,為什麼不能霸道?反倒是你們,有什麼用?”
“你們不會真以為天下離了道教就沒辦法活了吧?想取而代之的宗教一抓一大把。唐國盛行媽祖,俚人的雷神教,甚至佛教……”
“你們信不信,只要我下旨禁絕道教鼓勵萬民信仰佛教,他們什麼條件都能答應。”
一眾道教領袖又氣又怒但更多的是恐懼,唐國的強大他們也見識過了,沒有絲毫抵抗的念頭。
可讓他們放棄現有的東西,他們也絕對不願意,難道真的要如對方所說,去蠻荒之地佈道?
還沒等他們想清楚,孫泰就已經替他們做了決定。
只聽他說道:“陛下,若我道教向四方傳教,能否獲得朝廷的支援?”
文易頷首道:“可以,道教也是我華夏文明的一份子,只要是對宣揚華夏文明有利的事情,大唐都會給予支援。”
“凡是大唐軍隊所到之處,你們都可以去佈道。如果遇到暴力阻攔,可以去當地官府或者軍隊尋求幫助。”
“主動向外佈道的教派,可以獲得大唐更多的扶持。比如賜予更多的財物,比如許其招募更多的道士。”
但大多數教派的領袖對此並不感興趣,去蠻荒之地受苦,誰愛去誰去,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中原最大的教派。
可惜文易根本就不給他們這方面的機會,不聽話?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對教派來說最大的打擊莫過於禁止他們傳教。
孫泰私下其實早就和文易達成了共識,現在只不過是為了演戲給這些人看。
在文易許諾可以獲得扶持之後,馬上就表態:“謝陛下,我五斗米教願追隨陛下的腳步,讓上帝的光輝灑滿人間。”
文易讚許道:“好,我現在就准許五斗米教在原燕國境內以及遼東傳教,待打下秦涼等國,也准許你們率先前往傳教。”
孫泰道:“謝陛下。”
這下其他教派的領袖都坐不住了,剛才孫泰說的很清楚,是五斗米教而不是道教。
也就是說整個北方都將成為五斗米教的天下,而他們只能幹看著。
如此一來五斗米教必將成為道教最強大的教派,其他派系連生存都困難。
這種情況他們自然不願意,紛紛起身表示願意支援朝廷的宗教改革。
文易根本就不和他們商量,直接說道:“此事我就交於孫泰道長全權負責,有什麼事情你們就找他商議。”
這就是以皇帝的身份承認了孫泰道教教主的身份,其他人縱使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向他低頭。
一旁的杜子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教主之位終於順利傳到徒弟手裡了。
道家大興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