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三離開沒多久,倭奴青壯營就傳來震天的歡呼聲,然後他們就開始行動起來。
一個倭奴小國,轄地面積差不多相當於唐國的一個縣,人口只有五六萬。
所謂的王都其實就是一個小縣城,城牆只有四米高,也沒有護城河。
對於唐軍來說相當於不設防,但對這群倭奴青壯來說不啻於天塹。
他們沒有盲目的去攻城,而是把人分成了兩批。
一批去伐木給沒有兵器的人削木為矛,又削木板製作盾牌以及木甲,打造雲梯等攻城裝置。
一批輪番去城下呼喊:唐軍打過來了,王師來了,大家出來投降吧,不要再給殘暴的領主、貴族賣命了。
出來就能當人不用再受奴役,妻女也不用再受別人欺辱。
這些喊話確實很管用,沒一會兒城牆上就出現了騷動,不過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城內的軍心士氣已經出了問題。
遠處,唐軍眼見到手的功勞出了岔子都很不樂意。
蘇漢抱怨道:“旅副,旅長到底是怎麼想的,不是說好了速戰速決嗎,怎麼又改變主意了?”
毛芝山瞪了他一眼道:“你這張嘴就不能把點風?要不是這張嘴得罪人太多,上次競選副營長你能失敗?一點教訓都不長。”
蘇漢不在乎的道:“我就這脾氣這輩子改不了了,反正已經是雲騎尉,給子孫也有了交待。”
“以後這條命就是陛下的了,只要能讓我打仗就行,營不營長的無所謂。”
毛芝山無奈道:“你呀……告訴你也無妨,倭奴島現在只剩下七十餘萬人,倭奴人約五十萬,毛人二十餘萬。”
“打到這種程度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在沒有打下去的動力了,今年雙方基本沒有怎麼廝殺過。”
蘇漢接話道:“所以就到了摘果的時候是吧?可摘果子直接出兵就行了,和旅長讓他們攻城有什麼關係?難道想用這種方法消耗他們的力量?”
毛芝山搖頭道:“沒那麼簡單……如何處置這七十萬人,朝中爭議很大。有認為應該效仿呂宋島,把領主、貴族全部清理掉,百姓吸納。”
“也有認為應該效仿南洋諸島上的行動,男人全部清理掉,女人兒童擄走,兩派爭執不休。”
蘇漢道:“這有啥好爭的,聽陛下的不就好了嗎?”
毛芝山道:“事情要是像你想的這麼簡單就好嘍。”
蘇漢道:“複雜的我也不懂,您直接告訴我,咱們旅長是哪一派,又為啥要讓倭奴人攻城就行了。”
毛芝山道:“應該說咱們軍方是支援呂宋島方案的,這七十萬人基本都是青壯。”
“而且他們是秦朝後裔,和我們同為華夏後人,稍加改造就能徹底歸化。有了他們加入,就能進一步彌補我們人口短板……”
“比如我們可以從中徵募十萬乃至二十萬士兵,到那個時候,就能一躍擁有三四十萬大軍。”
“旅長這一次就是想試一試倭奴人的戰力,如果他們不堪大用,那我們就要好好考慮一下呂宋島方案的可行性了。”
“如果可堪一用,這一仗的結果也能作為我們反駁南洋方案的證據,現在你明白了?”
蘇漢罵罵咧咧的道:“釀的,真麻煩,我還是適合砍人。算了算了,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