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身份帶來的天然優勢,但他個人能力也可見一斑。
至少在座的將領對這位太子殿下的表現非常的滿意。
很快話題又被引導回當前的戰事上面。
劉猛說道:“陛下算無遺策,這次又有殿下親自坐鎮,必然不會有問題的。”
柴犇道:“是啊,迄今為止陛下作出的決定還從未出過錯,我相信這一仗也不會例外。”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沒有文元坐鎮,別說扶南人不信五千對十八萬,就連他們這群將領都不會相信。
正因為文元在,他們才願意坐在這裡。
文易在怎麼自大,都不會陷太子於危難之中。
……
十八萬軍隊是什麼概念?沒有親眼見過很難想象得到。
以前文元也不知道,但今天他見到了。一句話來形容,無邊無際。放眼望去前方十餘里到處都是人。
王城都變成了大海中的礁石,五千唐軍更是汪洋中的孤舟一般。
但這麼多人也帶來了很多問題,首先就是管理,其次是後勤,再次排程問題等等。
文元道:“這範鎮完全不通兵法啊,我感覺按照這種情況,不用打只要拖上三五天他們就自己崩潰了。”
魏然放下望遠鏡,說道:“殿下說的是,範鎮完全不瞭解大兵團作戰,這些人就是烏合之眾,全靠劫掠維持。”
“但凡遇到堅城,三五日攻不下來等他們手裡的糧食耗盡,自己就崩潰了。”
“不過範鎮也不傻,他也明白這個道理,今天必定會發起進攻,一鼓作氣拿下王城。”
“十八萬軍隊聚在一起,雖然是烏合之眾但也非常罕見,殿下應當多觀察一下敵軍的佈陣調動情況。”
“今天他們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是大兵團作戰所面臨的普遍問題。熟悉了這些問題,對您將來統兵作戰有很大的幫助。”
文元誠懇的道:“還請魏尚書指教。”
魏然等的就是這句話,就把自己知道的用兵知識和當前的情況融合在一起,傳授給文元。
敵人都暴露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會帶來哪些後果,如果是他會怎麼解決……
一番講解下來,文元豁然開朗,本來亂做一團麻的局面突然變得清晰起來。
要說他就此掌握了大兵團調動有點誇張了,但起碼知道了門路在哪。
這種高階將領傾囊傳授兵法的情況實在太難得了。
也就是文易對這些人有恩,且他們的知識大多都是在文易的幫助下學會的,所以才會毫無保留的指點文元。
很多知識都是傳家的寶貝,輕易不會外傳,君主也不行。
正說話間,敵營那邊有了動靜,一支支軍隊被從軍營里拉出,擺出了進攻的姿態。
決戰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