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對我來說,簡直是災難。
我雖然有一些心理準備,但還是有些被現實打擊得不能自理——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內,我的調查工作依然毫無進展。
不但如此,在這半個月內,幾乎如出一轍的死亡事件,又發生了兩起!
還是一樣的配方:兩名死者,在午夜時分死在了一臺沒有硬碟的電腦前……
死者部分腦髓莫名其妙被煮熟,具體死因成迷……
到此為止,死亡事件已累計發生了5起!
警方再怎麼封鎖訊息都沒用了,儘管官方媒體一直在否認這是互有聯絡的惡性殺人事件,但在網路上,早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網友們懷著或驚恐或獵奇的心情,給臆想中的連環殺手起了一個名字——
午夜燒腦人魔。
我心裡真是一萬頭***奔騰而過,神他媽“燒腦”!
抓了抓頭髮,我繼續對著白牆上投影出的錦官城市地圖發呆,地圖上,代表著“監控範圍”的藍色圓圈已經擴大了兩圈,幾乎將小半個城市囊括其中。
房間另一邊,李逸和他手下的兩員大將——麵筋和沙包——橫七豎八地癱在沙發上,三根大煙槍一起吞雲吐霧,將我的辦公室搞的猶如仙氣繚繞的天宮一般。
夕陽從我身後的落地窗斜照進來,牆上的掛鐘敲了6下。
李逸吐出一個眼圈,說道:“吉哥,6點了,要不,咱們開始點名?”
我們那點人手,早已經不足以“監控全域性”,近一個禮拜一來,我們每天都要從2000多個備選的疑似目標中篩選出25個,至於篩選方法,就是“點名”。
我瞄了一眼牆上的掛鐘,用滑鼠點開筆記本桌面上的一個表格檔案,有氣無力道:“行,點名吧。”
所謂的“點名”,其實就是把李逸他們幾個叫過來,然後我們四個人對著一張寫滿了人名的表格(由沈棠之提供,上面是疑似目標的簡易資料),看哪個名字順眼,就點中哪個名字,選滿25個,就收工吃飯,到了晚上,我們便蹲守在這25個幸運兒的住址附近,繼續守株待兔。
這是個蠢的沒邊的法子,已經不能談什麼成功率了,純粹就是買彩票,給自己一個盼頭。
值得安慰的是,這麼蠢的辦法,不止我們在用,警務局那邊也是這麼幹的。
罪犯的狡猾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人的預計,以至於直到現在,警務局那邊依然只能將這五個案子定性為自殺。
有價值的證據幾乎為零,動機、殺人手法,都是令人琢磨不透的謎題,警務局別說嫌疑物件的確認,就連犯罪側寫都沒法進行。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我的方向是對,徒勞無功的原因有二。
第一,我們(就算加上警務局)也沒法監控到整個城市中所有的it從業者;
第二,我們的調查行為可能已經引起了對手的注意,並且對手進行了一定的反制措施。
如果第二條推測是真的,那麼這個罪犯顯然擁有很強的反偵查能力,而且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有理由可以懷疑罪犯很可能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犯罪團隊。
正在此時,我辦公桌上的電腦突然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