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你們,滕王閣序你們是不是經常聽人提及,你們很可能上節目被人提及這個,而你們能把王勃這一段的人生敘述背出來,你們說吧,別人怎麼看你們?有文化的才子才女啊。
還有王維是詩人加畫家,多創作田園古詩,留存有400餘首,由於時政動盪,雖早年有政治報負,後逐漸淡出政壇,歸隱山林。性格偏佛系,被後人稱為詩佛。
詩聖詩仙大家都知道是誰,可你們突然來一句詩佛,你們就說吧,是不是又被你們裝到了,我給你們的定製題庫都是為了你們以後可以出去不被人說沒文化,而是有文化有才華。
最主要的,你還們要知道這兩人有一些詩詞是反覆被人提及的,例如:
王勃: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相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你們告訴我,就這幾首詩詞,你們現在能背出來嗎?」
聽到趙明陽所說,同學們感覺確實有點用啊,確實有點效果啊,一些人已經沒了排斥心裡了,真的拿出筆在記了,因為趙明陽講的簡單易懂,而且確實容易記住還有用,他們其實也真的怕以
後遇到這樣問題回答不上來,被人嘲笑不如小學生了。
「那其他的呢?那些題目好像和文化無關吧?」林淑琪問道,她還是無法釋懷,趙明陽給了她三十分。
「林同學,我可不止是文化定製教材,還有教你們從藝生涯的生存之道,你出道早,小時候做錯事說錯話,別人會說你童言無忌,可你現在不是小朋友了,你是成年人了,你要對你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負責。
我們說說李白和汪倫的事,首先,汪倫是李白粉絲,他邀請李白過去玩,包吃包住陪玩,一切消費是汪倫買單,李白當然就不用繳納了,這是贈與,就像一個富婆給一個小鮮肉發了一個億紅包,小鮮肉也不用繳稅。
臨走前汪倫送給了李白良駒八匹,官錦十端,還有兩大罈美酒,這些都是以禮物形式贈送,即使繳稅也是商品稅,不需要李白再次繳納。
而這些東西呢,換算成現在的價值差不多就一個粉絲送你八輛寶馬,最次也得五繫了,官錦十端,相當於送了你十個愛馬仕包包,兩壇酒最起碼也得83年茅臺那個級別了。
我就問你,粉絲送給你這些,你應該幹嘛?就像現在的站姐站哥粉絲後援會拿出錢給你應援一樣。
你要學李白,拿出作品回饋粉絲,你要拍好戲,要潔身自好,要時刻把粉絲掛在嘴邊感謝,不要讓粉絲失望和寒了心,更不要偷稅漏稅,每一筆收入都要查清是否你承擔稅務才行,別因為這個翻車被封殺了,這才是我出這道題的出發點。」趙明陽說道。
林淑琪~額……
這特麼也行?不過確實粉絲送了不少禮物,自己很多還沒來得及看呢,班級裡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粉絲,他們收到粉絲禮物,大部分是交給助理處理了,比如賣給回收的,或者掛在網上賣,因為有的禮物真的不值錢還佔地方,比如一些毛絨玩具,明星們一看這個就頭疼,大部分都是直接出售了。
趙明陽這麼一解讀,讓很多人感覺趙明陽說的這個,好像也有點道理啊。
再聽聽,看他還能說點什麼,所有同學此時此刻都進入了聽課狀態,主要趙明陽講的很有意思,還能學到東西,不枯燥,有意思,這就是趙明陽想要的,這也是大學和小初高的區別了,你在小初高講這些會被家長噴的,但也有老師不這麼做,趙明陽高中的時候,就有歷史老師推薦同學們玩一些遊戲,當時家長是反對的,但最後趙明陽發現那些遊戲都是歷史類的,比如航海類的,遊戲是按照歷史書加進去的內容,玩著玩著就記下來了,但這類老師普遍在學校留不住,因為格格不入,但大學就不會了,大學老師可講的東西就很多,完全是看老師能否留得住學生了。。
趙明陽拿起水杯喝了口水繼續說道:「我說句比較傷人的話,但希望大家聽下去,畢竟你們的長處,我也沒有,比如藝術性,我比你們差遠了,這就是術業有專攻,但是有些東西,希望大家還是要注重的,在座的同學們,文化基礎薄弱,很容易被一些主持人帶坑裡,或者參加節目被別人問到知識盲區答不出來,結果被別人裝了逼,還丟了人,你們說氣不氣人吧,那些主持人最愛的就是凸顯自己的逼格,你們要是壓制不住他們,就只能被他們裝成功了,你們願意嗎?
比如這道題目,如果上節目被人問你們有關李清照的詩,有人故意刁難你們,問你們對李清照有什麼瞭解啊,你們只要說知道她是個女詞人之類的,就中招了。
下一步主持人就會問你能背出來幾首啊,喜歡哪一首啊?你怎麼背?我估計你都忘記差不多了,別說你們了,大部人即使學過背過,畢業後多少年後也記不清的,但我們要抓重點去學就可以了。
但如果學都不學,你就被人難住了,被人說沒文化了,文盲了,二流子了,一旦你被人定
義成這樣,你們可就一輩子也洗不回來了,以後只要是關於知識分子的一些角色,估計你們再也沒法出演了,沒人敢找你們演了。
但是你們和我學了一些知識速成的方法,如果面對主持人的刁難,你們接下來這麼說,主持人就會懵逼,你們可以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又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李清照寫詞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了,從小就被文化薰陶活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她後來的成就其實是有徵兆的,父親師出名門,又是文學家,著有【禮記說】和【洛陽名園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