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關於修路 在施洛成的印象中,修路……
在施洛成的印象中, 修路、修橋這類事情向來是官府操心,百姓卻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
沒人會願意服徭役。
居然還有百姓主動為之籌謀的一天?
然而,當他開始看手中的所謂“修路”紀要時, 就顧不得驚訝了, 甚至抬手命薛詠斌先不要說話。
——招各村剩餘勞力、城中貧戶修路, 不足者可用牢中囚犯。
——招安濟堂人員,或孤寡老人為修路隊做飯;
——招城中大夫輪值修路隊,隨時救治傷者、病者;
——所有人工錢日結, 建議修路者、醫者每日三十文。做飯者與囚犯每日十文。且為所有人免費提供三餐。
施洛成才只看完一半內容, 便提煉出上面四點來。
同時他的呼吸也無意識地加重了,只因為, 就這四點來說,修路這事能成!
紀要後半部分的內容更加實在,不僅提及瞭如何將人按工種分隊以及將路分段包幹的法子。
還列出了修路所需的大致用料、工具等等,進而將修路需要分發的工錢和其他開支都給算了出來。
最後面還有一個修路成本回收建議, 但是施洛成已經顧不上看了。
而是急切地將薛、張、陸三個秀才招到近前,問:
“按這份紀要所述, 這路,一個月就能修好?”
施洛成雖然才為官兩載,還沒有發動徭役修過路,可他沒做過卻是見過的。
一個月時間, 能修個四五裡路就了不得了, 是可以向朝廷請功的亮眼政績。
可這份紀要中卻說一個月能修一段長達五十多裡的路!
這個問題,薛詠斌才問過葉藤,此時便照原樣,將葉藤的回答轉述了一遍。
“有沒有工錢,幹活的速度真會差這麼多?”
薛詠斌:“除了工錢, 還需用獎懲之法予以激勵。”
然而,即使有了薛詠斌的解釋,施洛成卻仍然難以下決斷。
修路這事,若是做成,確實是大功一件。
可若是搞砸,或者最壞的情況,還因此事弄得民生怨道,他就完了!
薛詠斌暗藏下心中的鄙夷,知道這位縣令大人又開始衡量自身的得失了。
便給張嘉佑、陸明德使了個眼色。
這兩人心領神會,當即一左一右勸解起來。
一個說其中用到的磚石、器具,乃至米麵菜蔬,他們家會免費提供。
一個說分發的工錢還有衙役們的辛苦費,他們家願意無償資助。
再加上各種歌功頌德與吹噓,最終還真的讓施洛成點下了頭。
薛詠斌與陸明德的話,施洛成其實並沒怎麼聽進去,但是張嘉佑的話他就很重視。
這人可是馬上就要赴京進國子監讀書,今後前途不可限量。
任務順利完成,三人離開縣衙的時候都很興奮。
“詠斌兄,這事若真能成,咱仨也算是做了一件於民有利之事呀!”
張嘉佑才感慨一句,忽又後悔道:
“哎呀!失策失策!先生那本《修路紀要》應該事先謄抄一本的!待我等日後為官,完全用得著!”
陸明德立即反唇相譏,“有詠斌兄在,你還擔心這個?再說了,用不著等到日後,裡面許多法子,我家當下就用得著。”
接著,這倆貨便停止了內鬥,行動一致地求起薛詠斌來。
薛詠斌過目不忘,默寫一遍確實不怎麼費事。可他一想到自個兒手上還未寫完的話本就覺得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