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一下廟裡的狼藉,外面的暴雨依然下著,眾人也沒有辦法趕路,索性都留在了廟裡面過夜。
等到第二日一早,兩夥人便各自上路了。雖然嶽不群在面對木小九的時候依然是那副高傲至極、愛搭不理的樣子。但是其他華山弟子感念木小九等人昨晚的救命之恩,卻是大多對木小九心生好感,也都是連連告別。
嶽不群等人去向何方,木小九和宋遠橋也沒有多做過問,反正他們是不會再去洛陽金刀王家了,這一點倒是可以確定。
不說華山派諸人,只說木小九與武當派一行人一路直奔武當上,這路上倒也沒再生出什麼波折,都很平靜。而且行至中途,張松溪的傷勢已經好了不少,雖然還是不能動武,但是平時下地上走兩圈卻是沒有什麼問題了,甚至已經不再需要悟真的攙扶。
自從張松溪身體漸漸好轉之後,悟真也就輕鬆了很多,張松溪也不願意讓他終日跟在自己身邊,倒弄得自己像個廢人一般,是以一能照顧自己起居了,張松溪便直接讓悟真去跟著木小九“鬼混”了。
木小九跟悟真關係本來就不差,如今張松溪都願意讓悟真跟著他,他倒也沒什麼不情願的,反倒每天給悟真指點指點武功。
說起來,木小九的武功造詣如今是這支隊伍中最高的一個,甚至縱觀整個武當派,除了張三丰之外,也就只有一個俞蓮舟能夠和木小九對上了,像宋遠橋張松溪莫聲谷等人,都比木小九弱了些。
是以,一路上,宋遠橋和莫聲谷也經常找木小九,甚至張松溪也常常出言討論,但是他們就不能用“請教”了,只能說是找木小九切磋,畢竟不管怎麼說,大家面子上總要過得去才行。
也正因如此,這一路走下來,木小九倒是也對武當七俠多了幾分瞭解。
說起來,如今尚且完好,能夠動手的人裡面,武功最好的便是俞蓮舟,宋遠橋次之,張松溪再次,殷梨亭和莫聲谷則最弱,而且這兩者的武功相差不遠。
但是若是再過兩年,恐怕張松溪的武功也會超過宋遠橋,因為張松溪的進步空間還有不少,但是宋遠橋卻近乎凝滯了。若是沒有什麼奇遇,只怕宋遠橋至多也就是能突破到化境,但也是化境當中最弱的那種。
而且,每每說起癱瘓在床的三俠俞岱巖和自刎身亡的武俠張翠山,這些人都是一臉的嘆息。但是木小九礙於玩家身份和系統的保密規定,也無法說出張翠山之子張無忌如今尚在人世,只能安慰一番。
至於俞岱巖的事,木小九則依然憋在心裡,沒有說出自己此來的緣由。
很快,這一行十幾人,便到達了武當山下。
……
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
而建立在武當山上的武當派,則是當今武林正道之中,執牛耳的一個大派,與少林派並稱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其開派祖師乃是張三丰,至今尚在人世,武功已通驚神之境,實乃是天下一等一的高人。他所自創的武學“太極”,更是在武林之中廣有盛名。
當然,近些年來,武當派的盛名卻是漸漸不復了,因為張三丰傳下的七位弟子之中,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達到大師之境。雖然武當派除了張三丰之外,尚有木道人、武當五老等人在支撐,但是武林中卻早有說法,這些人一旦過世,只怕武當派就要就此凋零了。
但是木小九卻知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單是從這一路的交談上木小九就知道,武當派的力量,遠遠不止於此,因為木小九在途中不止一次聽到宋遠橋等人提到幾個名字。
這些名字中,有卓一航,有太禪道人,有三九真人,還有燕沖天。
……
到了武當山下,迎面而來的第一個物件,就是一塊高高大大的解劍石,石上之字蒼勁有力,筆走游龍,不但字是好字,更是從中體現出了書寫之人的武功極高。
幾人在解劍石前駐足,不過十幾息的時間,便有不少武當弟子衝了過來,各個手持兵刃,遠遠的就喊了一聲“來者何人?”
宋遠橋笑了笑,朗聲道:“我乃宋遠橋,今日率人先回來了!過來的是那一支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