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
方氏最終還是被霍翎說服了。
她也知道了丈夫為什麼會屢屢被霍翎說服。
這個繼女的口才,實在不是一般的好。
只是,還有一件事讓方氏很猶豫。
看了眼兒子,方氏咬著牙,忍著肉疼:“你爹臨行前,讓我在大事上多聽聽你的意見……”
“既然這件事情是為了你爹的前程……你、你手裡的錢還、還是自己留著吧……”
這話她說得十分磕絆吃力,以至於臉上表情都顯得扭曲,彷彿下一刻就會反悔般。
但她終究還是說了出來。
霍翎心下輕嘆。
這就是她無法討厭方氏的原因了。
生母在生她時難産身亡,等生母孝期一過,她爹就在同僚的介紹下,娶了方氏為續弦,生下兒子霍澤。
有了自己的親生骨肉,方氏對霍翎這邊自然就疏忽了許多,但要說苛待也犯不上。
該配的丫鬟,該有的衣裳首飾月錢,都不會少。
生母留給她的東西,方氏也都陸陸續續交還到她手上。
繼母做到這一步,也沒什麼好苛責的了,霍翎總不能希望方氏待自己好過霍澤。
——別說方氏了,就連身為親生父親的霍世鳴,不也沒做到一碗水端平嗎?
斟酌片刻,霍翎還是道:“公中未必能一下子挪出這麼多現銀。”
“不如這樣,這筆錢暫時由我出著。等爹爹大勝歸來,得了朝廷封賞,再把這筆銀子補給我就是了。”
方氏長舒口氣,立刻順著霍翎給的臺階答應下來。
與此同時,縣衙。
邱縣令正在與師爺商量賑災之事。
“這才過去了兩天,城門外就聚攏了六七百個流民,接下來可如何是好。”
衙門倉庫裡還有不少存糧,短時間內足夠支應,但時間一長,流民數量增加,這些存糧就完全不夠看了。
師爺提醒:“大人,今年受災的可不止流民,還有我們縣城的老百姓。我們這兩天在城門施粥,來領粥的人超過了八百之數。”
那多出來的,都是永安縣本地人。
縣衙賑災,總不能只救濟從外地逃亡過來的流民,不救濟自己的父老鄉親吧。
朝廷的賑災糧粗糙幹礪,嚥下去時會將嗓子磨得生疼,要不是家中生計艱難,也不會有人來領這些賑災糧。
所以就算明知道那些來領粥的不是流民,衙役們還是派發了米湯。
邱縣令愁眉不展,來回踱步:“還是得找縣中大戶幫忙。”
師爺點頭應是,心裡卻不看好。
他家大人才剛上任一年,與縣中大戶的關系很是一般。真要求到縣中大戶頭上,他們估計只會出個三瓜兩棗來埋汰人。
而且——
“近段時間,永安縣的糧食價格一漲再漲。您別忘了,那些糧鋪背後站著的可都是縣中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