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這樣,九叔還抱怨說條件不允許,許多過程都精簡了。
……
“茅山派,為西漢初年三茅真君所創,故名。主修上清、靈寶和三皇等經書,可惜的是現在大都失傳了。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後聖金闕帝君、太上老君等為最高神,主張思神、誦經、修功德,兼修辟穀、導引和齋醮……”
敬過茶之後,九叔找了個凳子坐下,邊喝茶邊跟姜友達二人講述茅山派的光輝歷史,給姜友達二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簡單的來說,就是洗腦教育。
只聽九叔洋洋灑灑說道:“漢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來茅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齊梁隱士陶弘景創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來,茅山被列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
九叔的一篇長篇大論,只聽的姜友達雙腿發麻,昏昏欲睡,可卻不得不強打起精神。
要知道這可不是二十一世紀,在二十一世紀學校領導在臺上發話,學生聽不聽都行,沒人會管,頂多老師會說你兩句。
可在舊社會,徒弟要是在師傅面前走神,輕則覺得你這個徒弟不尊敬師長,以後慢慢將你邊緣化;重則直接將你逐出師門。
在上個世界混了幾十年,姜友達可是對其中的門道清清楚楚。所以在九叔講話時可是表面功夫做的十足,一副聚精會神的樣子。至於心裡?姜友達只能“呵呵”了。
文才就沒有姜友達怎麼偷奸耍滑了,從乞丐到徒弟,文才很是珍惜這個機會,再加上以前見識不多,所以姜友達覺得無聊的東西聽的津津有味,連因為久站而發麻的雙腿都沒管。
……
終於,在一個多時辰之後,九叔終於結束了他的演講。然後站起來對著姜友達二人說到:“今日你二人入我茅山派,也沒什麼複雜的門規,但以後要尊敬師長,關愛師兄弟,不得以道術欺負普通人,否則輕則逐出師門,重則為師直接廢了你們,你們可否能做到?”
“弟子能做到。”
姜友達二人異口同聲的答道。廢話,這個問題有第二個答案嗎?
“你們今年都幾歲了?”九叔繼續問道。
姜友達一聽這話,意思到只是區分師兄弟了,這次可不能把師兄之位再拱手相讓,於是出口向文才問道:“文才,你幾歲了?”
“十歲了。”文才可沒意思到姜友達的險惡用心,直接回答姜友達道。
“哦!那我比你大,上個月我剛過十一歲。”姜友達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回答道。
聽到姜友達的話,九叔直接拍板道:“武德,以後你為師兄,文才為師弟。”
然後九叔鄭重從懷中拿出一本書,用著一塊上好的黃布包著,上書《茅山基本入門心法》,看著很古老的樣子。說到:“這本《茅山基本入門心法》乃是我茅山一前輩通明真人傳下距今已兩千多年,一直是我茅山派入門弟子必修心法,你們二人先把它會背。
“可是,師傅,我不認識字。”
就在九叔準備將《茅山基本入門心法》交給姜友達二人時,文才突然插嘴開口道。
聽到文才的話,九叔有點頭疼,然後懷著期盼的眼光看著姜友達。
可姜友達也註定讓九叔失望了,只見他有點不好意思的開口道:“師傅,我也不認識字。”
其實姜友達是認識字的,就算這是繁體字,但繁體字本來就和簡體字差別不大,而且姜友達在《葉問2》世界生活了幾十年,早就熟悉了繁體字。雖然用毛筆寫出來有點麻煩,但基本的識字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姜友達可是一個只有十來歲的乞丐,這個年頭識字的可不多,再加上姜友達又年幼,能不讓九叔懷疑姜友達的身份嗎?
現在九叔第一次收徒,可能有點想的不周到,現在姜友達說他識字九叔可能覺得省事,但當九叔冷靜下來仔細一想,就會覺得姜友達的身份有問題。
試想想,正常情況下一個十歲的小乞丐怎麼可能識字?而且姜友達還禁不起調查——他之前的一切都是空白。
所以,為了不讓九叔以為姜友達別有用心,姜友達只能重新學一次字了。
……
今天碼了3000字,對我來說算是一個大章了,以前天天嫌棄別的作者更新的慢,直到自己試著寫才覺得不容易(有點自誇的嫌疑(笑)),以後我會盡量碼3000字的,還望諸位與吾共勉——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