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家等待編輯回覆的姜友達天天幻想著自己的大文豪之路,文蓋金庸古龍,筆超溫瑞安梁羽生。
可最終的結果卻潑了姜友達一身冷水——編輯回覆說作品文字小白,還望繼續努力。
不死心的姜友達換了好幾家報社,結果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批評姜友達文筆不行。
而姜友達換了《壞蛋是怎樣煉成的》投出去,結果卻說文字更小白,還思想不積極。
換了《神墓》發出去後,大都回復是思想虛無縹緲,不切實際。就有一家小報社答應試著出版一下,結果反響了了,撲的不能再撲。
實際上,不同的時代的人們有不同的審美觀。二十一世紀的作品放在二十世紀人們可能表示太玄乎,不一定火,二十世紀的作品放在二十一世紀人們可能表示老掉牙。
就像二十一世紀不是沒人能寫出好的傳統武俠小說了,而是人們的審美觀改變了,傳統武俠小說看的人少了。
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之下,姜友達徹徹底底放棄了他的大文豪之路,誰也沒告訴。只有在2016年才有一條小新聞報道曾在金庸之前就有人些出《射鵰英雄傳》,見證姜友達曾寫過,不過也大都被視為謠傳。
…………
當香港影視行業黃金時期到來時,姜友達還跑去當了一陣子演員,剛開始憑藉李小龍師兄的名頭,還演了幾個重要配角。
不過姜友達以前學的也不是表演專業,也沒這方面的天賦,演技實在是不過關,慢慢也就沒什麼導演要他了,就算是要也只是演一個路人甲……
姜友達轉行再次失敗。
最後,姜友達也放棄了,“每天打打拳,教教徒弟,偶爾逗逗孩子,閒著無聊就去拜訪一下師傅師母,師兄師弟的生活還是不錯的。”姜友達再次發揮“阿Q精神”,安慰自己道。
不過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就在一個偉大的,值得紀念的普普通通的日子裡,姜友達終於突破到了暗勁。讓嘴裡誇姜友達不錯的葉問在心裡直嘆:“老天爺沒長眼睛。”
不過姜友達也就這個水平了,當他突破時已經年近四十,已經過來練武的黃金年齡,以後水平能不下降就謝天謝地了。
……
曾經姜友達還懷疑自己到的這個世界是過去,自己只不過像易小川一樣穿梭時空回到20世紀50年代。
為此他還專門在1997年香港迴歸後專門去了一趟hebei老家,不過回到老家後,卻已是物是人非。
自己以前的那個縣那個鄉甚至那個村都還存在,不過不僅地貌和自己記憶中的一點都不一樣,那裡的人也沒一個認識的。
最後,意興闌珊的姜友達開始了相妻教子的生活,就這麼得過且過直到了他75歲。
姜友達有時候都在抱怨穿越沒福利,其他就算穿到歷史文裡主角也能老的比別人慢一點啊!
姜友達呢?和同齡的人差不多,一樣斑白的頭髮,苦楚的皺紋,也就是常年練武比常人健壯點罷了。不過這也沒什麼好顯擺的,他的同門師兄弟大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