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第五十四章鮮活背後
陳暮記得她來回幾次去了蘇棠家裡,蘇棠慢慢不再深夜哭泣了,但是還是會繼續喝酒,只是不會喝醉。
看著蘇棠一點點又鮮活起來,陳暮心裡是開心,同是也是不安的,她沒辦法張口跟蘇棠說,我不想讓你回洺州,哪怕蘇棠當時的藉口是和朋友喝酒並過夜。
陳暮不知道那天蘇棠究竟和誰過了一夜。蘇棠說是朋友,前一天蘇棠說朋友叫她喝酒她不想去,不想社交。
陳暮的心裡其實不願蘇棠去的。
不為別的,因為她不知道蘇棠的朋友是哪一個,她心裡沒有安全感。
以往她跟陳暮說過很多次和朋友喝酒,和朋友出去,和朋友去趟縣城,和朋友去趟醫院,和朋友……她不知道是哪個朋友。
只要蘇棠和朋友在一起,她就是消失的,陳暮都已經已經有了ptsd症狀了。
陳暮並沒有危言聳聽———
以往蘇棠是經常跟陳暮聊天說:“我朋友今天做了什麼事…”
事情說得很詳細,人物說得很籠統。
陳暮最開始會問:“哪個朋友啊”
蘇棠說:“你管那麼多呢。”
陳暮跟蘇棠聊天說自己的朋友今天做了什麼有意思的事,她會說:“今天我和西西一起去了哪裡,做了什麼…”
她分享的時候會把人物事件詳細的描述給蘇棠聽。
陳暮想讓她瞭解自己有哪些朋友,這樣蘇棠會有安全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異地相戀,她即便出去跟朋友玩,她覺得蘇棠知道她跟誰在一起也會放心。
自從知道有小句號這個人的存在以後,每次蘇棠跟陳暮分享她和朋友之間的事情的時候,陳暮心裡都在想那個人是小句號。
因為家人,同事,她前面都會加上那個哥,那個司機,那個姐,那個財務…
偏偏是朋友,她從來不會加字首,三年來,她僅知道的蘇棠的朋友就倆。
偏偏蘇棠興致勃勃地在和她分享,她又不捨得打斷她的好興致,後來就慢慢有了應激反應。
她記得幾年以後一次聊天中,蘇棠說:“你其實不是一個愛分享的人。”
陳暮反駁:“我挺愛分享的啊。我去幹什麼都要跟你說。”
蘇棠:“你跟我說,但是你只說一點,你只說你去工作,我去哪裡工作什麼都跟你說。”
可是蘇棠你忘了嗎,你教的啊,你一直以來都這樣分享的。
她不願幹涉陳暮社交,她很願意蘇棠能有朋友。可是她想知道蘇棠的朋友是哪一個。
她問了,她那天又問了:“哪個朋友可以跟我說說嗎?”
蘇棠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半天沒說出個所以然,陳暮想接著問。
蘇棠突然的:“你管那麼多幹啥。”打斷話題。
那天陳暮陪蘇棠打電話到洺州後,她說要洗個澡去找朋友,陳暮回了“好。”
之後蘇棠說:“自己買菜去朋友家裡”
陳暮亦回:“好。”
那一夜,陳暮真的就當了一個蘇棠以前跟她講過的體貼無比的人,只在十點多發了個:“少喝點”不在她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再打擾她了。
第二天下午,蘇棠才發來訊息:“陪朋友修車修完回家。”然後責備了陳暮:“你這是喜歡一個人的樣子嗎?我喜歡的人喝酒的時候,我都關心她,你一夜都沒給我發消氣。”
陳暮能說什麼,陳暮什麼也沒說,她應激障礙都出來了,她瀟灑一夜,陳暮一夜沒睡。可這些不都是蘇棠你教的嗎?她陳暮問過的。
從那以後蘇棠的情緒明顯活躍了,陳暮的不安越來越多了,但依然會為蘇棠感到開心。
這次她並沒有和蘇棠著急確定關系,雖然也親密接觸過,只能算曖昧期。她後來也用曖昧期來勸說自己,曖昧期而已,沒必要事事都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