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和馮保這麼一鬧,弄得錦衣衛十分被動不說,而且引來了隆慶皇帝對孟衝的不滿。
在這件事情上,就連比較敢作敢為的高拱也不敢這麼對待秦泰,只有斤斤計較的孟衝才會做。
朝野各方勢力不用多想,就用腳丫子也能猜到答案。雖然說這麼做孟衝打著給隆慶皇帝出氣的理由對付秦泰的,其實隆慶皇帝等人很清楚,孟衝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孟衝眼紅張居正和馮保步步高昇,沒有本事對付他們兩個只好對付和他們兩個人關係很不錯的秦泰。
又擔心這件事情惹禍上身,所以暗中指使錦衣衛的人對付秦泰。用這種不光彩的手段對付秦泰,不但令秦泰等人看不起孟衝,就連隆慶皇帝這個主子也覺得孟衝真的是黔驢技窮了。
隆慶皇帝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與其讓這個孟衝繼續打著自己的旗號敗壞自己的名聲,不如找一個人取代孟衝。
孟衝不是一個完全沒有腦子的人,不然不能再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孟衝不光在對手身邊佈置了眼線,就連隆慶皇帝身邊也有孟衝的人時時刻刻關注著隆慶皇帝的一舉一動。
孟衝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不能時時刻刻跟在隆慶皇帝身邊,大多數的時間都要在司禮監或者內閣,代表隆慶皇帝和大臣們周旋。
但是作為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不能對自己的主子的行蹤一無所知,所以孟衝也好過去所有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也罷,都會在皇帝身邊留下自己的親信。
一來可以知道皇帝的一舉一動,二來可以知道皇帝最新的動向,三來防止有人在背後告自己的狀,自己因為不知道內情做錯事情。
不過隆慶皇帝是一個特例,他的脾氣和性格決定了他對身邊人的善變。
隆慶皇帝從小失去了母愛和父愛,所以他心裡十分渴望親情;身為一個不得寵的皇子,多年來過著囚犯一樣的生活,所以隆慶皇帝十分渴望自由;皇室宗親的婚姻不但沒有自由而且·不能由自己做主,大婚前根本不知道新娘的真實情況,更加沒有感情基礎了。
婚後由於皇家禮儀和規矩,其實兩個人並不生活在一起,所以導致幾乎所有的皇室宗親夫妻生活都不美滿。
再加上隆慶皇帝當皇子的最大任務是做
“種豬”,為皇家開枝散葉,所以決定了隆慶皇帝有許多的女人。一個沒有得到過真愛身邊又有數不盡的女人的男人,特別渴望有一個女人能全身心地愛自己。
就算知道這不可能,也希望有奇蹟出現;作為一個皇子從小到大幾乎沒有離開過太監。
離開了太監的伺候,隆慶皇帝幾乎不知道怎麼生活。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從小到大幾乎都是被太監欺負著長大的。
身邊的太監欺上瞞下,剋扣他的錢糧甚至於讓他捱餓。司禮監的大太監們更是挑撥他和父皇之間的關係,差一點害得他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弄死。
所以隆慶皇帝從內心有十分痛恨太監,希望天下所有的太監最好都死絕了,死乾淨了才好;隆慶皇帝對太子等親生子女特別的好,幾乎可以說是疼到了心坎裡了。
可就是這樣的父親卻因為自己年輕時候的陰影,還有皇家的特殊關係的原因,開始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太子產生了外人難以理解的感覺。
作為太子的生母,也就是隆慶皇帝的皇貴妃李貴妃,她很清楚自己的皇帝丈夫內心的矛盾。
一方面是隆慶皇帝最為一個父親想疼愛自己的兒子,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帝王對於日漸長大極有可能取代自己地位的太子,有一種想扼殺的想法。
還好隆慶皇帝沒有完全失去理智,沒有對太子做出明顯的不利舉動,這才讓李貴妃沒有走下一步棋子。
作為隆慶皇帝的妻子的她更是太子的生母,在丈夫和親生兒子之間,李貴妃選擇了親生兒子。
不單是因為太子是李貴妃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更是因為李貴妃對權力的渴望。
雖然隆慶皇帝對李貴妃也不錯,幾乎事事都徵求李貴妃的建議才做決定。
但是李貴妃並不滿足這一切,她希望自己可以真正的當家做主。但是隆慶皇帝不會這麼任由李貴妃胡鬧,再說還有個陳皇后存在。
陳皇后是隆慶皇帝的結髮妻子,不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親自為兒子選擇的妻子,更是隆慶皇帝的嫡妻。
所謂
“糟糠之妻不下堂。”就算隆慶皇帝向讓李貴妃當皇后,大臣們也不會答應的。
李貴妃很清楚自己丈夫的為人,隨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隆慶皇帝已經開始不像以前一樣寵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