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海的辦事效率很高,第二天早上杜秋去還衣服的時候,他已經搞回來了一卷三米左右的可水洗牛皮紙,然而兩相一對比,卻發現不管是手感還是質感都差了很多,沒有那種以假亂真,讓人以為是皮革的效果。
“奇怪,這已經是市面上最好的可水洗牛皮紙了,杜秋,你找你朋友問問,看他到底是從哪裡弄來的。”
“我問過了,他說是從歐洲一個小公司訂購的,那個公司現在已經關門歇業了。”杜秋一邊敷衍,一邊對照著自己的記事本觀察,琢磨了半響之後問道:“海哥,你知不知道什麼墨水可以在這種紙上面寫字?”
“墨水不行,但有一種畫畫用的顏料可以,教育超市裡就有賣的,不過有點貴。”
“這樣的話,那事情就好辦了,材料差一點沒關係,我們可以用別的來補救。”
蘇文秀今天值晚班,白天也在家,聞言問道:“怎麼補救?”
“一張空白的紙只值幾分錢,但是寫上書法之後能賣幾十塊甚至幾萬塊,咱們可以在封皮上寫一些藝術字做裝飾,大學生都喜歡附庸風雅,只要字寫的漂亮,詞編的文藝,肯定有人買單。”杜秋找了張和記事本大小差不多的白紙,用鉛筆在上面寫了四行豎排字,舉起來問道:“蘇老師,如果把這樣的詞句寫在記事本的封面上,你會不會買?”
“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蘇文秀輕聲念出他寫的詞語,側著頭品味了一會之後說道:“挺好的,如果字很漂亮的話,我會買。”
“記事本才值幾個錢,賣一百本也不如我修一臺VCD賺的多。你們倆做吧,做好了留兩本給慧慧。”
1994年全中國只有萬燕一家公司生產VCD,一年的總產量才兩萬臺左右,供不應求,每臺售價要四五千,蘇文海的那臺VCD是2200塊錢從舊貨市場淘回來的,修好之後以3000的價格賣掉了,淨賺了800塊,爽的不得了,再加上昨晚惡補了理論知識之後,水平大漲,現在滿腦子都是修電器賺大錢的想法,對做記事本興致缺缺,蘇文秀則與之相反,興致勃勃的幫忙出謀劃策:“這些彈性繩子圖書館裡有,捆書用的,我可以幫你弄一些回來……顏料和鉛封教育超市裡都有……小掛件北門外的飾品店裡很多……”
杜秋是個眼高手低的人,動手能力比較弱,雖然以前親眼目睹過製作記事本的全過程,但事到臨頭仍舊覺得無處下手,見蘇文秀很有興趣,於是拉她下水,說道:“蘇老師,不如咱們合夥做這筆生意吧?”
“合夥?”
“吶,封皮的邊緣要縫起來,我不會針線活,你應該會,對吧?”杜秋等她點頭後,掏出50塊錢放在桌子上,說道:“咱們倆各出50塊錢去買材料,然後你縫線,我寫字,一起做,一起賣,賣完了對半分錢,怎麼樣?”
“這主意不錯,我看行。”蘇文海在後面幫腔道:“小妹,你反正在家無聊的很,不如找點事做,50塊錢哥幫你出。”
“我自己有錢。”
蘇文秀做事很有條理,讓杜秋去買毛筆、顏料以及裝飾用的小掛件,自己則去採購其餘的東西,只用了半個小時就搞定了所有材料,然後兩人開始依葫蘆畫瓢做記事本的封皮,封皮看起來很簡單,就那麼幾個步驟,但做起來卻挺麻煩的,因為越簡約的東西容錯率越低,細節只要出一點問題就會破壞整體的美感,試了四五次之後,才終於做出來了一個比較完美的樣品。
“還是沒有你的那個好看。”
“已經很不錯了。”杜秋自己倒是挺滿意的,他拿起毛筆,蘸了點黑色的顏料當墨水用,笑著說道:“這是咱們的第一個產品,封皮上寫大功告成四個字怎麼樣?”
蘇文秀的面頰莫名其妙的紅了起來,抿著嘴唇說道:“還是寫你剛才編的那個吧。”
“那不是我編的,那是明朝文學家陳繼儒在《小窗幽記》裡寫的。”
杜秋解釋過後,靜氣凝神,懸腕提筆,在封皮右上方寫下了四行錯落有致的楷書小字,寫完一看,本來有些樸素和土氣的記事本立刻變的精緻和文雅了起來,蘇文秀眸子發亮,輕輕拍了拍手,誇讚道:“字寫的真漂亮。”
蘇文海湊熱鬧,端著茶杯過來看了看,說道:“你這字學的是褚遂良吧?”
“海哥好眼力。”
“我以前在學校印刷廠上班,廠裡開工不足,一年到頭沒事幹,有幾個老傢伙們天天上班練書法,看多了知道點皮毛。”蘇文海還真懂一些書法知識,點評道:“褚遂良的書法想要寫好非常難,你這幾個字比那些老頭子寫的要好看,練過很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