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羅夫帶著索科夫來到一個辦公室門口,門口坐著的上尉,見到扎哈羅夫的到來,連忙起身敬禮。
“上尉同志,”扎哈羅夫態度和藹可親地問:“司令員同志在裡面嗎?”
“是的,參謀長同志。”上尉用肯定的語氣回答說:“司令員同志還在裡面工作。需要我幫您通報一聲嗎?”
“不用了,上尉同志。我直接進去見他。”扎哈羅夫說完,上前推開了房門,轉身衝索科夫一擺頭:“進來吧,索科夫同志。”
索科夫跟在扎哈羅夫的身後走進了房間,發現這是一個寬敞的會議室,屋子靠窗的位置,擺著一張長長的會議桌,以及十幾把靠背椅,而科涅夫則坐在門附近的一張辦公桌後面。
“索科夫來了!”看到扎哈羅夫和索科夫進門,科涅夫連忙站起身,從辦公桌後面繞出來,來到索科夫的面前,伸出手笑容滿面地說:“我代表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的全體指戰員,歡迎你的到來!”
“您好,方面軍司令員同志。”索科夫伸出雙手握住了科涅夫的手,使勁地搖晃了幾下,滿臉堆笑地說:“能重新回到您的麾下,是我的榮幸。”
簡單的寒暄過後,就言歸正傳。
“索科夫同志,”科涅夫正色地說道:“想必你來前線之前,已經知道了上級對你的任命。”
“是的,”索科夫點了點頭:“讓我接替塔拉索夫少將的職務,擔任第53集團軍司令員。”
“你曾經在克列門丘格指揮過第53集團軍,該部隊的師級指揮員對你不陌生,這對你快速地熟悉部隊,是非常有幫助的。”科涅夫把手搭在了索科夫的肩膀上,攬著他朝會議桌另外一側的牆邊走去,嘴裡說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如今的敵我態勢。”
來到掛著地圖的牆邊,科涅夫拿起了牆邊的講解棒,指著地圖對索科夫說道:“為了貫徹曼斯坦因堅守第聶伯河彎曲部的命令,德國人在第聶伯河右岸的卡涅夫一帶形成切爾卡瑟突出部。這塊突出部的核心在科爾松,德軍控制地域長寬在100公里以上,是扼守第聶伯河彎曲部渡河點的要地。
截止到1月28日,我部再次打穿了德軍防線,同時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切斷了德軍的退路,如今切爾卡瑟突出部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了‘切爾卡瑟包圍圈’。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消滅包圍圈裡的德國人,再來一次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那樣的偉大勝利。”
索科夫心裡很明白,科涅夫的想法是好的,但具體實施起來,卻有很大的難度的,在他所知曉的歷史裡,被圍的六萬德軍最後都突出了重圍。不過根據有關的資料記載,由於道路泥濘,使雙方坦克的行動受到了限制,以至於德軍突圍時不得不扔掉了全部的重型武器。
等科涅夫的話告一段落之後,索科夫謹慎地問:“方面軍司令員同志,我想問問,我就的坦克部隊是否因為道路泥濘,而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行動呢?”
誰知聽到這個問題,科涅夫的臉上卻露出了震驚的表情,他和扎哈羅夫對視一眼後,板著臉問索科夫:“索科夫同志,我想問問,是誰告訴你,說我們的坦克部隊因為道路泥濘,而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行動?”
“是啊,索科夫同志。”扎哈羅夫接著說道:“難道你不知道每年的一月中旬到二月中旬,是氣溫最低的日子嗎?怎麼可能出現道路泥濘的情況呢?”
索科夫聽完兩人的話,不禁陷入了迷茫之中,他覺得自己看的資料應該不會有假,而科涅夫和扎哈羅夫也不像和自己開玩笑,那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
科涅夫見索科夫不說話,又繼續往下說:“曼斯坦因元帥為了防止被圍困的部隊被我軍殲滅,派出了救援部隊進行解圍作戰。西面是第3裝甲軍的第1裝甲師、旗衛隊師、貝克裝甲團、第16和第17裝甲師、第198和第34步兵師;南面是第47裝甲軍的第11、第13和第14裝甲師。
此刻來自西面的德軍部隊,正在包圍圈的北面與我軍展開激戰,試圖為被包圍的施特默爾曼集團軍開啟一條通道。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正在瓦圖京將軍的指揮下,對德軍進行頑強地阻擊,使包圍圈內外的兩支部隊無法會師。”
索科夫聽到這裡,忍不住插嘴說:“方面軍司令員同志,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假如德國人從包圍圈的北面突圍沒有取得成功,肯定會改變突圍方向,選擇從南面突圍。而他們要想順利地跳出包圍圈,首先就必須打破我弟53集團軍的防線。我的理解正確嗎?”
“完全正確,索科夫同志。”科涅夫和扎哈羅夫對視一眼後,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本來我還擔心塔拉索夫少將指揮的第53集團軍,很難擋住德國人的突擊,可如今指揮這支部隊的人是你,我的心裡頓時踏實多了。”
索科夫很有自知之明,他可不覺得一支讓上級不放心的部隊,會因為自己擔任司令員,就變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中肯定要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他謹慎地問道:“我想問問部隊的兵員和裝備情況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索科夫同志,”這次說話的是方面軍參謀長扎哈羅夫:“集團軍所屬的部隊,剛剛都進行過補充。如今近衛師是每師一萬人,普通的步兵師是八千人,你們在兵員數量上已經超過了被圍的德國人。”
得知自己部隊的人數,已經超過了被圍德軍的數量,索科夫的心裡並沒有感到特別開心,他很清楚,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僅僅是人數,還要靠武器裝備和合理的戰術,便接著問:“那武器裝備情況呢?”
“除了集團軍直屬的一個炮兵師和若干個火箭炮營外,各師都配備有炮兵團。”扎哈羅夫說道:“至於說到戰士們手裡的武器,雖說機槍和衝鋒槍的數目少了些,但幾乎人人都裝備有莫辛納甘步槍……”
聽到扎哈羅夫所報出的資料,索科夫不禁皺起了眉頭:沒想到幾萬人的部隊,機槍和衝鋒槍的數量有限,憑藉這樣的武器很難在戰場上形成火力優勢。至於炮兵就更弱了,各師的炮兵團裝備的都是76.2毫米加農炮,就算炮兵師配備的全部是重炮,也很難和敵人的炮兵展開一場勢均力敵的炮戰。
索科夫忽然有一種臨危受命的感覺,他覺得要想擋住德軍的全力突圍,有很大的難度。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德軍要改變突圍方向,至少還需要一兩週的時間,自己應該儘快趕到第53集團軍,搞清楚部隊的實際情況,並進行及時的調整。想到這一點之後,他開口問道:“我想問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前往第53集團軍上任?”
“當然是越快越好,畢竟在戰場上的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科涅夫說完這話後,抬手看了看錶,發現居然快晚上十一點了,便改口說:“不過你和你的部下剛從莫斯科趕來,一定很疲倦了,不如先在這裡住一晚,等明天天亮再出發。”
離開了科涅夫的辦公室,索科夫找到了波涅傑林等人,拿出地圖對三人說道:“同志們,形勢對我們很嚴峻啊。如今德軍強大的解圍兵團,正在包圍圈的北面,與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部隊展開激戰。根據我的判斷,他們肯定的突圍企圖肯定會被粉碎,接下來,他們就會把新的突破方向選在包圍圈的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