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剛將偽裝成手繩的線與插頭接入柺杖的天線介面,準備離遠點再試試訊號。
傘剛搭上肩頭,傘頭指向車子方向,聽筒內聲音立馬變得清晰,林默甚至能從噗噗的拍擊聲中,想像出那個畫面。
“…嘀嘀嘀…嘀嘀嘀…”
結果剛邁步子,還沒走出去幾步呢,聽筒內的聲響,出現了三聲短促連續的嘀響。
林默立馬掉頭往回,按約定,這應該是三號隊員,有狀況呼叫總檯,急促程度代表緊急程度,不過大家使用經驗較少,暫無法藉此做出準確判斷。
不過,林默按自己的正常手速對比了下,這應該不是什麼普通情況,至少是相對緊急的。
“…三號三號…有貨棧目標從碼頭乘船離開嗎…”
黃建仁在通訊頻道內進行呼叫詢問情況,三號是遊蕩在碼頭那邊觀察情況的,詢問自然是圍繞此展開。
“…嘀嘀…”
連響兩聲,這代表詢問訊息有誤,不是這個情況。
“…有可疑人員來貨棧…”
停頓兩秒後,黃建仁繼續進行發問,問題也能理解,不是人走便是人來嘛!
“…嘀…”
這次響一聲,表明情況正確,確實有可疑人員前來。
“…來人未進貨棧…”
這次問的很合理,若來人進入貨棧,不呼叫才對,畢竟貨棧開門做生意,是不是普通客戶也不好區分。
就算發現異常情況呼叫,正常呼叫即可,反正人在貨棧也跑不了的,無需加急。
“…嘀嘀…”
可惜,回應是詢問情況錯誤,也就是說,可疑人員是進入貨棧了的,應該是有其他情況。
“…可疑人員到來,貨棧有人因此離開…”
黃建仁明顯進入了狀態,三號隊員回應後,立馬便繼續詢問。
“…嘀…”
這一次,黃建仁也判斷出了準確答案。
“…研判是否需對其進行跟蹤監視…”
“…嘀…”黃建仁繼續追問,得到了肯定回覆,在這種形式的互動中,所約定的,便是單聲肯定、雙聲否定。
說實話,這套通訊裝置,也是非常考驗指揮人員的,需要迅速判斷並猜測出一線情況,才能迅速確認並做出安排。
“…目標沿江邊道路往北…”
“…嘀…”
依舊是肯定答覆,往北是去往nj市區方向,沒走水路才有跟蹤監視條件,結合上面反饋情況,還是相對好猜的。
“…按計劃…一三四號負責對目標進行跟蹤…小臺啟用…負責繼續監視並負責二五號聯絡…現在一號請回復…”
“…嘀嘀…”
通訊頻道內,迅速開始確認指令,林默也伸手至一側腋下,開啟了發射端開關。
迅速摁兩下電鍵回覆時,林默也折返回到了貨棧附近,繞了一點路,在快離開這片聚集區時,才抄到江邊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