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以後聽說你的劇本被改編翻拍了,都還以為以後會走電影圈的路。沒想到,你現在做網劇了。”張家寧看著孟白,帶著回憶的神情道。
“嗐,也是機緣湊巧,混口飯吃。”孟白隨口客氣道。
和宋秩一樣,張家寧也是中戲表演系的,比孟白要大兩屆。
其實當初在學校的時候兩人也不算怎麼熟悉,畢竟差了兩個年紀還跨著專業。孟白也就是去看宋秩舞臺排練的時候,偶然見過幾次,最多也就算是個熟人。
但同學校友這種關係就是這樣,在學校裡的時候隔了個班都覺得是陌生人。但只要走出校門,進入社會,只要不是差距特別大,見面之後自然而然就覺得親近幾分。
要說起來,那會在學校的時候,張家寧也算是個“明星人物”了。當然,和她自己關係不大,主要因為她舅舅是張曉龍,也就是《甄嬛傳》裡的“溫太醫”。
“哇,你這一年兩部爆款作品的大佬還只是‘混口飯吃’,那我們這些小演員豈不是都要餓死了。”張家寧眯著眼睛笑道。
孟白笑笑,換了個話題:“師姐你這次什麼獎項?”
“嗯,一個叫‘演繹青年偶像’的小獎項。”張家寧不在意的道:“以後還要師弟,不對,是還要孟總多多照顧啊。”
“好說好說。”孟白滿口答應著。當然,這種也都是場面話,誰都不會真的往心裡去。
“對了,下個周的‘校友交流會’你到時候去嗎?”張家寧問道。
孟白點點頭:“我導師和我提過,沒什麼重要的事情一般會去一趟。”
中戲每年都會搞一個“校友交流會”,大概就是找一些已經畢業的“優秀校友”請回來,給還在校的“師弟師妹”們發一發雞湯,講點行業經驗什麼的。
當然,這是比較官方的說法。實際上,這算是學校給學生們的一個“隱形福利”。
畢竟中戲出去的大部分人從事的都是影視工作,尤其是像孟白這樣自己有專案的“前輩”,保不準誰能被看中得到一個不錯的機會。
這種互幫互助的“傳承”文化也算是中戲的傳統,就像孟白之前試鏡時看到對方是中戲的,下意識的就會傾向一些。他以前在其他劇組熬混時,也同樣受過不少“師哥師姐”的幫助。
這就是一所行業頂級高校帶來的平臺優勢。不誇張的說,像中戲、北電這些院校出來的學生得到的機會,比那些普通院校的學生多出一倍都不止。
就像不少已經成功的老闆還會去讀個MBA之類的一樣,人家為的就是這些高平臺背後的“隱形”人脈資源。
孟白前幾年因為沒什麼成績,所以“交流會”這種東西和他沒啥關係。
但是現在不同了,作為一個手握充足專案的影視公司老闆,學校不聯絡他根本說不過去,所以早早的就讓鄒教授聯絡了他。
而收到導師邀請的孟白也沒有什麼猶豫,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畢竟就算不提“師生情”什麼的,當初拍《靈魂擺渡》的時候學校可也給了不少的幫助,衝這個他也沒什麼理由拒絕。
淺聊了兩句,兩人分開,孟白終於是來到了黎沁這邊。
“不愧是孟老師,人脈就是廣。”黎沁帶著點奇怪語氣的道:“走到哪都能遇到認識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