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辦公室,孟白也沒等劉軍招呼,自顧自的從茶櫃裡找出茶葉,給自己泡上。
“呵,這我辦公室吧,你倒是跟回家了一樣。”劉軍看著孟白一系列熟稔的動作,忍不住笑罵道。
孟白輕嘖一聲:“喝口茶這給你心疼的。不白喝你的,剛從橫店帶了幾箱正宗的金華火腿,一會拿你車上,帶回去給我大侄子嚐嚐。”
說完,他又端了杯茶水湊到辦公桌前,小聲的道:“還給你帶了兩箱東陽特產童子蛋,據說這東西滋補壯陽,正好給老哥你補一補。”
“什麼話,這是什麼話,我還用的著補。”劉軍不屑的說了一句,而後又道:“不過怎麼說也是老弟你一片心意,回頭一塊放車上吧。”
“呵呵。”
兩人閒扯了幾句,孟白把話題轉到了剛才出門的朱振華身上。
“哦,他手上有一個青春校園題材的專案,是一部的翻拍,想來和樂時聊一下合作。”劉軍道。
孟白丟擲了自己之前的疑惑:“青春題材眼下這不正是熱門嗎,我怎麼看你好像是拒絕他了?”
劉軍笑了笑:“老弟啊,你是主做懸疑劇的可能不瞭解。青春題材確實是這兩年的熱門選擇,但也不是所有這個型別的專案都合適投資。”
說著,他就給孟白解釋了起來。
這兩年爆火的青春題材作品,大多都是“青春疼痛”這個分類的,主打的風格就是一個“不作不死”。什麼早戀、懷孕、墮胎、分手、車禍、打架、劈腿、年少躁動、男女懵懂……總之就是劇情越離譜,主角越作死,觀眾們就越樂意看。
像去年大火的《致青春》,今年的《同桌的你》,也包括朱振華上一部拍的《匆匆那年》,走的基本都是這個路子,而且“作死程度”還是逐漸升級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目前市場上對青春題材的專案漸漸有了一個共識。你想在青春片這裡混一口飯,那就得努力讓你的男女主在“作”的道路上走的遠點才行。
據傳聞現在很多青春題材的劇本專案,光是男女主死一個或者瘋一個都不算新鮮了,已經進化到主角配角排著隊的車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拍什麼交通安全普法片。
這種局面下,誰要是敢說自己想拍一部小清新風格的青春片,投資人不會覺得你很特別,只會覺得你是個完全不懂市場的傻子。
偏偏,朱振華就是這個傻子。
“他拿來的那個專案叫《最好的我們》,是一部青春題材的。我看了一下,怎麼說呢,很清新平淡的那種風格。男女主都是高中生,互相勉勵一起上大學什麼的。”
劉軍道:“這種內容風格吧,寫當然是沒什麼問題。但咱們網劇是需要網感和爆點的,你這男女主天天要麼上課、要麼做題的,誰看啊。”
孟白想了想:“我覺得還好吧,平平淡淡的小言情劇也挺有意思的。而且現在青春片都是走的狗血風格,搞一部小清新一點的,也算是差異化競爭了嘛。”
劉軍搖頭:“老弟,差異化競爭哪有那麼簡單。再者一個,所以資方來說,青春片最大的亮點就是成本低、收益高,以小博大。但是他這個專案,按他的規劃需要兩千萬的預算資金。”
說到這,劉軍晃著手指道:“兩千萬啊!這個預算,都足夠拍一部青春片的電影了,收益回報還高些。”
這下孟白明白了,感情問題是出在這個資金預算上。
不得不說,兩千萬的預算拍一個青春題材的網劇,著實是貴了一些。《心理罪》的實際投資,也不過才三千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