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生石三個字一出來,問題噴湧而出。阿雲沒想到這些相隔百年的陌生人居然也知道造生石,也在找造生石,甚至知道它從何來。
可是:“你想用造生石修復你自己的元靈魂魄?”
阿律看阿雲的表情,似乎不相信造生石有此功效:“它在刺堎時,你們沒有用它修復過元靈魂魄嗎?”
阿雲搖頭:“我所知的造生石並沒有你說的那種功能。”
不可能啊!不能修復元靈魂魄,那還叫什麼造生石?難道它光吸食靈力別的都不幹?:“那它有什麼用?”
阿雲覺得阿律問得奇怪,她明明在自己的記憶中都看到了呀?
不過出於好心,阿雲還是告訴了他們刺堎的事。
刺堎此名,取自地形:石塊堆積成尖刺狀。
刺堎的先祖原是巫山某個部落的人。一次他被失控的妖怪追殺,一路躲進這石堆裡,偶然發現石堆深處能吸食那些妖怪的靈力,助他逃過一劫。
先祖生還後覺得這石洞神奇便偷偷回去檢視,遂發現了這塊石頭。此石神奇,它能吸食各種靈力,將其融合為一。
刺堎的先祖雖然和巫山部落其他妖怪一樣體內有數種靈力。但是他天生比別人更有自控力。他明白巫山部落現在這種相殘遲早會讓所有部落絕後。如果能將各種靈力統一,那便有可能讓各部落和平相處。
世間生靈多有不同,不過這種求生欲都是一樣的。
先祖拿了造生石,研究出一套利用此石自控以及控制別人的方法。後來他便借用石頭之力創造退魔鈴,徵招退魔師,建立了刺堎。
阿雲:“先祖就是阿律王的爺爺。他活了百歲,期間緩解了各部落的紛爭,得到許多部落民眾的支援。他死後阿律王的叔父繼承王位,同時與先祖一同建立刺堎的退魔師,也就是我們的祭祀,將自己的位置傳給了他兒子。”
阿律:“繼承祭祀之位的人不是要透過什麼天戰要選拔的嗎?怎麼是世襲的?”
阿雲:“原本確實是世襲。可是第二任刺堎王發現了一個關於石頭的秘密。石頭之所以能吸食靈力將其合而為一,是因為石頭裡有一個靈。先前石中靈因虛弱陷入沉睡,故而先祖並沒有發現它。”
阿律看向大家,點點頭:“這個靈恐怕就是甯曦。”
阿雲:“他叫什麼我不知道,也無人說過。我只知道,先祖是個有遠見的人。他在得到石頭的時候,雖然不曉得裡頭有一個靈,但還是想到一個人控制不住石頭的可能,或者說擔心有朝一日自己會失控。
所以他找到一種方法,將石頭吸食轉化後的部分靈力抽取出來渡給祭祀,算是最後一道防線。
可惜,第二任刺稜王印證了他的擔憂。石頭內的靈吸食了足夠的靈力甦醒了。甦醒的靈不再一塊任人擺佈的石頭,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是這個靈告訴刺堎王,此石名叫造生石。
石中靈甦醒後帶給第二任刺堎王更大的力量,同時也讓他生了更大的野心。
原先我們只不過為了活命,為了延續,可是他要的還有權利,控制整個巫山部落的權利。因此在他的控制下,退魔師開始弒殺所有不願臣服的人,將其視同那些不能自控瘋狂傷人的妖怪。”
董駿欽和阿律對視一眼,他們此刻非常確定阿雲所說的石頭裡的靈就是甯曦。這個套路,這種做法和皇甫礫和容琦,甚至現在的中原皇族如出一轍。
或者說很可能他在中原乾的好事,就是他在刺堎試驗失敗後的後續。
阿律:“當時沒有人出來勸阻他嗎?”
阿雲:“當然有。阿律王的父親,也就是第二任刺堎王的胞弟出言阻止。但當時刺堎王的神智已經被慾望掌控,他把自己弟弟圈禁起來。
而我的師傅,這位刺稜王弟弟的青梅竹馬暗地裡策劃了暗殺。
第二任刺堎王和祭祀死後,為了不引發動亂,他的弟弟藉著他們有同樣的容貌繼續以哥哥的名義坐在王位上受眾人朝拜,而我的師傅就此戴上面具。”
阿律:“我有個問題,你師傅之所以能殺掉當時借用石頭之力已久的刺堎王和祭祀,莫非也是利用了造生石之力?”
阿律的推測源於中原和皇甫礫之間那場爭鬥。
果然,阿雲點頭:“我師傅接手祭祀之位後認為,既然這祭祀一職是要作為最清醒的第三者以防刺稜王過欲失控,那他本身就必須是有極強的毅力以及自控力。因此他提出以天選之戰來定下繼位者。
只是我不知道,天選的方式……居然是窩裡鬥。”
董駿欽:“這就和練蠱一樣。”
阿律:“那後來呢?”
阿雲:“後來?後來……後來的事我也是成為祭祀後聽說,因為常年與石內的靈抗衡,阿律王的父親衰老的很快。阿律王繼位後沒多久他就死了。而……我的王……”
阿律:“他為了讓你活下去便放棄三相平衡,而是把所有透過造生石融合後新生的靈力渡給你。這樣即便你被千萬退魔師追殺也足以應對逃生。”
阿雲:“你既然猜到了,又何必再問我。”
是啊,當她看到阿律王把所有她以為是仙靈的靈力渡給阿雲時她就猜到是這個用意了。她問,也只是想確認,但更重要的是:“那你是怎麼帶著造生石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