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憋了半晌,這位在金國叱吒一生的相國大人當即說道:“粘罕,班師回朝吧。”
粘罕臉頰猙獰,咬牙切齒道:“是!”
完顏宗望見此一幕,頓時吁了口氣,沉聲說道:“只有這樣,才能保住我金國的百年基業。”
“放心,我這一次不會像之前那麼強硬了。”
“宗望,也許你說的都是正確的,現階段想要滅了宋朝,我們確實是要冒著巨大的風險的,此外,草原上崛起的蒙古人確實是我們金國崛起最大的障礙。”
很快,完顏杲以金國相國的名義給目前仍然在宋朝境內作戰的金軍下達了撤兵的指令。
自此,深陷西北軍的完顏復也開始籌備撤退的事宜了。
為了保證西北方向金軍最後的七萬人,完顏復的退兵安排了極為繁瑣的環節。
他也儘可能的不讓宋朝的軍隊察覺到他們退兵的趨勢。
與此同時,大宋汴梁城。
一直在成安郡鎮守的陳規也被皇帝一紙詔書宣回了汴梁城。
文德殿內。
趙爍開始跟天下第一守城大將陳規商議政事。
事到如今,宋朝邊陲的軍事壓力確實能讓趙爍緩一口氣。
之所以召陳規回汴梁,是因為趙爍給他安排了一項更加艱鉅的任務。
讓他去西北督軍,協助陳興漢。
現在的趙爍並不確定金國會不會大舉進犯西北。
但是為了防範未然,他必須要派遣擅長打防禦戰的陳規入駐西北。
有這樣的想法,並非趙爍心血來潮。
而是西北那邊出亂子了。
正如陳興漢之前在奏摺裡面說的那樣,王宗敏對這一次西北會戰提供了很多負面的作用。
他那樣的人跟劉光世一樣,都是需要嚴格懲處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同樣引起了趙爍的不滿。
那就是陳興漢在西北督軍時受曲端掣肘的。
曲端這個人,在正統歷史上就是大宋西北軍的混亂之源。
陳興漢以及從西北領軍攻打太原的吳玠都聯名彈劾請求皇帝賜殺曲端。
而西北軍中,能征善戰的吳玠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在曲端麾下當差的。
之所以讓昔日的下屬對這位上司心存不滿,歸根結底原因都在曲端這裡。
最開始後的時候,陳興漢就奉皇帝的命令去西北搞防禦要塞。
陳興漢到了西北,自然是要跟各大軍鎮以及派系的將領們搞好關係。
而陳興漢在西北啟用的頭號悍將就是吳玠。
正是因為有吳玠這樣的名將在前面衝鋒陷陣,所以才促成陳興漢統籌整個西北軍跟金軍決戰。
期間出現的逃跑將軍極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