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軍政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都是兵部的鍋。
劉光世逃跑,西北軍那邊也出現了叛逆。
自從趙爍登基之後,他就一心想要徹查此事。
只不過考慮到大宋的制度問題,擔心遭到所有士大夫們的強烈反對。
因此趙爍才拖到現在。
這一次正好藉助楊明跟趙北山還有汪臧海之事,好好的整肅一下掌管實權的兵部跟吏部。
朝堂之上,倒也不是無人支援高俅。
蔣榮現在已經揣測出皇帝的意思。
他當即挺身而出,對皇帝躬身說道:“陛下,臣極為贊同高太尉的話,此事涉及兵部,也涉及吏部,臣以為確實應當溯本追源,徹底盤查,微臣不才,願與高太尉一通盤查此事!”
一時間其他的官員們也故作正義道:“臣附議!”
“臣附議。”
“……”
都同意了?
“好!”
趙爍點了點頭:“既然大家都沒有其他的意見,那這事就這麼定了。”
“高俅。”
“臣在。”
“蔣榮。”
“臣在。”
“秦檜。”
“微臣在。”
“即日起,武德司、都尉府跟刑部三方聯合,給朕好好查查兵部跟吏部。”
刑部尚書秦檜、都尉府蔣榮以及武德司的高俅齊聲應道:“臣等領旨!”
“退朝。”說完,趙爍轉身便離開了垂拱殿。
殿內的百官神色鐵青,一個個悶悶不樂的退出朝堂。
很快他們就三三兩兩的竊竊私語了起來。
這些官員們的爭論跟揣測,趙爍不想聽,也不樂意聽。
如今大宋早已不是靖康元年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