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是,那就說明皇帝內心也對張叔夜極為不滿???
必然是如此了!
楊明心裡做事,思索之後,覺得自己賭對了皇帝的想法,於是他說道:“張大將軍是我大宋的震邊良將,去年冬天金軍南下,他所在的戰區死傷將近二十萬人,去年春天金賊圍困汴梁城,也是他不辭千里,不畏風險入京勤王,因此微臣內心對他極為敬佩。”
楊明頓了頓,話鋒一轉說道:“不過……”
趙爍饒有興致的追問道:“不過什麼?”
“陛下,微臣覺得張相公適合做將,不適合治軍。”
楊明直接就把張叔夜拉下了一個臺階。
意思是無法做統軍的大帥,只適合衝鋒陷陣。
發現趙爍神色狐疑,楊明當即解釋道:“陛下,自我朝奠定之初,太祖皇帝便立下了規矩,武人不準涉政。”
“這是大忌諱,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這才有我大宋百年騰飛的霸業。”
楊明繼續說著,趙爍繼續聽著。
“這一次,那些士兵雖然是新招募的,可他們的身份卻跟邊軍大有不同,他們可是禁軍。”
“是拱衛皇城京畿要塞的,因為這麼點小事情就敢暴亂,那以後還如何讓陛下安心?如何讓汴梁城內的朝臣們安心?”
“嗯,楊愛卿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趙爍臉上浮現出幾許笑容,對楊明的觀點表達了認可。
實則,內心深處早已對這個人厭惡不已。
歷史上的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杯酒釋兵權。
站在帝王的角度,這就是要中央集權。
肯定是附合帝王利益的。
但是被朝臣們添油加醋,說是皇帝要對武人下手。
一來二去,這事就形成這樣的輿論定論了。
此時此刻,楊明拿著歷史上的名場面事件說話。
就是想借助這次禁軍暴亂的事情,渲染的越來越大。
然後給他們扣上一頂“以武犯忌”大帽子,並且以此來嚇唬趙陛下。
讓皇帝儘快的革掉那些在外面統兵的大將,然後皇城自己人!
無論是重用徐國公還是九皇妹趙構,或者是趙北山,都是非常符合楊明的預期的。
趙爍繼續加重了讚美:“我朝要是有更多楊愛卿這樣的肱骨之才,天下彈指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