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開封府、鹽鐵司那些被楚南宮拉下馬的官員被武德司抓走的事件。
也快速的在朝廷內部發酵。
此時大宋朝的吏部尚書蔣榮正在府裡的太師椅上愜意的飽讀《金瓶梅》。
他的管家神色充滿的趕來,遞給他一封信。
蔣榮開啟這封信看了一眼。
神色頓時一驚。
朝廷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他這個負責寫歷史書的官方人士居然現在才知道。
“你先下去吧。”蔣榮示意管家先退下。
自己也無心讀書了。
把書本放在一旁,眉頭緊鎖。
他這位御史大夫覺得皇帝這又要得罪一大批文臣士大夫了。
如果按照他之前的尿性,那果斷是要擺出憂國憂民憂天下的憂鬱男形象,去找皇帝說道說道的。
可是這一次,蔣榮卻保持的非常篤定。
他覺得如果不是茲事體大的話,皇帝不可能一次抓數十位官員。
看著那些官員只是數十位。
可蔣榮非常明白,一旦查起來,那不知道還有多少條大魚要浮出水面。
背後牽扯的民間商人集團要是加在一起的話,那人就更多了。
再加上皇帝的火爆性格,那一個個都誅九族的話。
人數不得上萬?
回想之前趙爍在朝堂之上殺的人頭滾滾的名場面,蔣榮骨子裡都逸散著恐懼。
所以這一定是出大事了。
想通了這一點,蔣榮就動身前往武德司去找高俅瞭解情況。
畢竟他是御史大夫,也是要在關鍵時刻奮筆疾書的。
可是寫東西這玩意,那可不是隨便提起筆桿子就能立功的。
文字性的東西直接體現的是政治。
要是站錯了隊伍,一不留神就是牢底坐穿。
蔣榮已經開始捉摸,這就是一個皇帝跟太上皇之間矛盾愈發激烈的鬥爭了。
之前太上皇宋徽宗是落於下風的。
那是因為文官集團並不一心一意的支援他。
可是發生這麼大的事情,那些文官想要保證自己的身價性命。
就會一股腦的全部轉到皇帝的對立面去。
皇帝的對立面,那可不就是太上皇跟鄆王他們嗎。
所以……
蔣榮思索再三,決定自己要明確政治地位,明確的支援其中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