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粘罕想要全軍出擊,也已經失去了原來的人數優勢。
金軍即便再能打,也無法承受宋朝這種無休止的騷擾。
所以金國在正面戰場上的劣勢其實從金兀朮被追著撤退那時候就已經凸顯出來了。
有了金兀朮的前車之鑑,粘罕現在也不知道取捨了。
他現在想起之前完顏宗望的困宋而不滅宋的主站。
畢竟宋朝地大物博,主要是文明傳承的時間是超出任何一個周邊國度的。
這就意味著宋朝可滅,但是宋人不好滅。
再加上大宋集合華夷之力,整體國力跟底蘊已經達到了金人難以抗衡的地步。
可是粘罕就是偏不信這個邪。
他過分盲目的自信導致了他成為完顏杲“滅宋”主張的領頭兵。
不過話說回來,滅宋以及對外強硬,這恰恰就是粘罕在金國朝堂的立足之本。
如今進退兩難,粘罕思來想去,最終狠下心來說道:“放心,本王這一戰必然會有後援。”
粘罕的表態已經很明確了。
他不會退。
反而更加堅定了與宋軍決戰的信心。
隨著金軍排好了軍陣,粘罕麾下那些主戰派的將臨門也表現得極為興奮。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宋國的皇帝就在眼前,這樣的曠世功勳誰也不願意錯過。
嗚……
嗚……
金人的傳令兵已經傳起了嘹亮的號角。
隨著粘罕振臂一呼,手中的大刀豁然指向前方。
金軍的鐵騎整齊化一,如同浪潮一樣快速的推進。
大軍同行,舉重若輕,戰場上的地面震得嗡嗡作響。
與此同時,宋朝大軍的鼓聲也驟然傳出。
趙爍拔出君王劍,朝著前方一指,數萬大軍也開始步履沉重的快速推進。
兩軍正式的大戰已經開啟了。
趙爍在護衛的護送下,返回了中軍大營。
大營四周重兵拱衛。
這樣的佈置是防備戰局突然變化。
如果宋軍跟金人互相僵持,則可以中軍出動,建立優勢並擴大優勢。